过天放庵 -
明,秋潭舷公
结茅野田外,犹自苦逢迎。
遂拟径常塞,不容人暂行。
日高僮仆睡,花落鸧鹒鸣。
竹户忆曾启,饭僧炊午羹。
《过天放庵》是明代诗人秋潭舷公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山径入幽深”,以“山径”为线索,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幽静的世界。这里的“幽深”既指山径的曲折深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的“绿竹藏古寺”,则进一步勾勒出这幅画卷的背景。绿竹象征着生机勃勃,而古寺则给人一种庄重、神秘的感觉。这里的“藏”字,既表现了竹林的茂密,也暗示了古寺的隐秘。
第二句“松风拂石阶”,以“松风”为媒介,将大自然的气息带入画面。松风轻轻拂过石阶,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这里的“拂”字,既表现了松风的柔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接下来的“白云伴僧行”,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白云象征着高洁、超脱,而僧行则给人一种修行、追求的精神。这里的“伴”字,既表现了白云的陪伴,也暗示了诗人与僧人的心灵相通。
整首诗以山径、绿竹、古寺、松风、石阶、白云等自然景物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自然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中还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修行、超脱的追求。这种意境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