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祥寺 - 宋,孙直臣

雷雨随车上宝坊,僧夸山味最悠长。
地灵终日无尘到,天净常时见海光。
神雀羽毛多隐晦,卧龙头角本轩昂。
石楼本是通仙路,十里香灯属梵王。
《延祥寺》是宋代诗人孙直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延祥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和人文历史的赞美之情。 首句“古木郁参天”,以古木为切入点,展现了延祥寺的古老气息。古木郁郁葱葱,高耸入云,象征着寺庙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这里的“参天”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古木的高度,又暗示了寺庙的庄严神圣。 第二句“苍藤垂到地”,继续描绘延祥寺的自然景观。苍藤缠绕在古木之间,一直垂落到地面,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垂到地”一词,既表现了藤蔓的柔美,又强调了其与古木的紧密联系,进一步突显了寺庙的古老氛围。 第三句“幽鸟时一啼”,描绘了延祥寺的宁静氛围。幽静的寺庙中,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声,打破了寂静,给人们带来了生机。这里的“时一啼”一词,既表现了鸟儿的活泼可爱,又强调了其与寺庙环境的和谐共生。 最后一句“山僧自不知”,表达了作者对山僧的敬仰之情。山僧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修行,心无旁骛,对于外界的事物毫不在意。这里的“自不知”一词,既表现了山僧的超脱境界,又暗示了作者对山僧的钦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古木、苍藤、幽鸟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延祥寺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同时,通过对山僧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和山僧修行精神的敬仰。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