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云雾 - 未知,刘国藏

湖绕江环云雾封,山魂水魄有无中。
纱帷春拥柔柔梦,罗带秋袅袅风。
陶令锄归烟笼月,谪仙笔纵气吞虹。
沉浮几许鲲鹏志,净化凡尘见碧空。
《庐山云雾》是一首描绘庐山美景的诗歌,作者刘国藏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云雾缭绕、仙境般的美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题《庐山云雾》,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庐山的云雾景色。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被誉为“江南名山之首”,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诗人选择庐山作为描绘对象,既展示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表现了对庐山文化的敬仰。 2. 诗歌开篇便以“云雾缭绕”四字,勾勒出庐山云雾的基本特征。这四个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云雾的浓厚程度,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感受到庐山的神秘和幽静。同时,这四个字也为诗歌奠定了基调,为接下来的描绘奠定了基础。 3.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庐山与其他地方的山水进行了对比。诗人认为,虽然其他地方也有美丽的山水,但都无法与庐山相提并论。这种对比手法,既突显了庐山的独特魅力,也表现了诗人对庐山的钟爱之情。 4.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庐山云雾的具体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庐山的美丽景色。诗人描绘了云雾中的山峰、树木、溪流等元素,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美妙。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5. 诗歌最后一句“仙境般的景象”,既是对庐山云雾美景的高度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这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庐山云雾》这首诗歌以庐山云雾为题材,通过对比、描绘等手法,展现了庐山仙境般的美景。诗人对庐山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首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人陶醉于庐山的美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