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昨夜封枝寒雪 - 宋,王灼

昨夜封枝寒雪。
暗堆残叶。
佳人醉里插钗梁,更不问、眠时节。
绣被重重夜彻。
烛光明灭。
枕旁争听落檐声,更不问、醒时节。
《一落索·昨夜封枝寒雪》是宋代词人王灼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词以咏梅为中心,表现了梅花傲霜凌雪、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和孤芳自赏、不愿媚俗的高尚品质。 首句“昨夜封枝寒雪”,直接点明咏梅的主题。作者以“昨夜”为时间背景,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冬夜画面,寒雪封住了梅花的枝头,使得梅花显得更加傲骨铮铮。这里的“寒雪”既是自然景象,也是对梅花品质的象征,暗示着梅花在严寒中依然顽强地绽放。 第二句“朝来开遍南枝”,作者以“朝来”为时间线索,描绘了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夜之间便将南枝上的花朵全部绽放的景象。这里的“南枝”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梅花在寒冬中迎来了春天的气息。同时,这也表现了梅花生命力的顽强和坚韧。 第三句“风递幽香出,禽栖素艳低”,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梅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梅花散发出幽香,吸引了鸟儿前来栖息,而鸟儿的素雅色彩又与梅花相得益彰。这里的“风递幽香”和“禽栖素艳”都是对梅花品质的赞美,突显了梅花的高洁和超然。 第四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作者以展望未来的方式,表达了对梅花的期许。他希望明年梅花能够按照自然的规律,再次在望春台上率先绽放,成为春天的使者。这里的“望春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梅花将继续传承其顽强、高洁的品质,为人们带来春天的希望。 整首词以咏梅为主题,通过对梅花在寒冬中顽强绽放的描绘,表现了梅花傲霜凌雪、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和孤芳自赏、不愿媚俗的高尚品质。同时,词中还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