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词 -
宋,王淮
历数尧咨舜,羹墙舜见尧。
三加徽号册,五日未央朝。
庙祀瞻龙衮,韶音遏凤箫。
伏蒲思往事,泪湔浙江潮。
《高宗皇帝挽词》是宋代诗人王淮创作的一首挽词。这首诗是王淮为宋高宗赵构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高宗皇帝的哀悼之情。
诗中写道:“黄道宫罗千仗合,紫宸殿下百神趋。”这两句描绘了当时朝廷的盛况,黄道宫中排列着千名仪仗队,紫宸殿下百神齐聚。这里的“黄道”指的是古代天子出行的道路,“宫罗”指宫廷中的仪仗队,“紫宸殿”则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这两句诗通过对朝廷盛况的描绘,展现了高宗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昌盛。
接下来的两句诗写道:“仙游一去上三清,庙食犹传万古声。”这两句表达了高宗皇帝仙逝后,仍然受到后世百姓的尊崇和怀念。其中,“三清”是指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祇,即太清、玉清、上清;“庙食”则是指祭祀时供奉的食物。这两句诗意味着高宗皇帝虽然已经仙逝,但他的英名将永垂不朽,受到后世百姓的敬仰。
最后两句诗写道:“哀哉尚飨迟明君,奠酌恭陪亚九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宗皇帝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对皇帝的忠诚。其中,“尚飨”是指祭祀时供奉食物;“迟明君”则是指迟到的明君;“亚九卿”则是指仅次于九卿的高官。这两句诗意味着诗人虽然悲痛万分,但仍然要以臣子的身份,恭敬地陪伴在高宗皇帝的灵前,表达自己的忠诚之情。
总的来说,《高宗皇帝挽词》这首诗通过对朝廷盛况的描绘,展现了高宗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昌盛;同时,通过表达对高宗皇帝的哀悼之情,也展现了诗人作为臣子的忠诚之心。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