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游句曲 -
明,姚咨
凫舄鹤袍辞世纷,望三峰下礼茅君。
祈年欲啖金光草,好道宁披玉检文。
绝絺琳宫当日见,上方清磬隔花闻。
山中倘遇陶弘景,愿乞松风与白云。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道教题材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凫舄鹤袍辞世纷”,描绘了诗人身着凫舄(一种象征仙风道骨的鞋子)和鹤袍(一种象征长寿的衣服),告别纷繁世俗的场景。这里的凫舄鹤袍象征着道家的服饰,表明诗人已经脱离了尘世的纷扰,开始追求道家的修炼之道。
第二句“望三峰下礼茅君”,描述了诗人在三座山峰之下向茅山派的创始人茅蒙(又称茅君)行礼的情景。这里的三峰可能是指茅山派的三大名山:大茅山、中茅山和小茅山。茅蒙是道教茅山派的创始人,被誉为“茅山真君”,诗人向他行礼,表示对道教的尊崇和敬意。
第三句“祈年欲啖金光草,好道宁披玉检文”,表达了诗人渴望长生不老、修炼成仙的愿望。金光草是一种传说中的仙草,据说吃了它可以延年益寿。诗人希望能够吃到这种神奇的草药,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同时,诗人也愿意穿上象征道家身份的玉检文,以示自己对道教的忠诚。
第四句“绝絺琳宫当日见,上方清磬隔花闻”,描绘了诗人在绝絺琳宫(道教宫观)里见到的景象。绝絺琳宫是道教宫观的代表之一,诗人在这里见到了道家的清修生活,听到了道士们敲击清磬的声音。这里的清磬是一种法器,用于道教仪式中,敲击时发出悠扬的声音,象征着清净、超脱的境界。
最后一句“山中倘遇陶弘景,愿乞松风与白云”,表达了诗人对道家高人陶弘景的敬仰之情。陶弘景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道士,被誉为“山中宰相”。诗人希望在山中能够遇到这位高人,向他请教道家的修炼之道,甚至愿意向他乞求松风和白云,以寓意自己对道家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诗句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道家修炼之道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