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原文和翻译 好作文分享

水仙子·咏江南1bM中文字网

1bM中文字网

【元】张养浩1bM中文字网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1bM中文字网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1bM中文字网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s。1bM中文字网

爱杀江南!1bM中文字网

 1bM中文字网

注  释1bM中文字网

一江:满江,整个江面。1bM中文字网

烟水:烟霭笼罩着的水面。1bM中文字网

照:倒映。1bM中文字网

岚:山里的雾气1bM中文字网

画檐:有画饰的屋檐。1bM中文字网

芰(jì)荷:出水的荷叶,亦指荷花。1bM中文字网

秋光淡:因为成丛的荷叶挺拔茂密,以至秋光也显得淡了。1bM中文字网

再三:多次,不断的样子。1bM中文字网

卷香风十里珠帘:“十里香风卷珠帘”的倒装。珠帘,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1bM中文字网

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1bM中文字网

酒旗:也叫酒帘,俗称“望子”,是以布缀于竿头、高悬于店门前的酒家标帜。1bM中文字网

s(zhǎn):风吹物动的样子。1bM中文字网

杀:通“煞”,非常、甚。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程度之深。1bM中文字网

译  文1bM中文字网

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河岸两边的人家,屋顶飞檐如画,似乎衔接在一起。江面上荷叶、菱叶丛生,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看沙鸥往来翻飞舞姿翩翩,香风透出珠帘在十里岸边弥漫。远处的画船正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是爱煞这江南美景呀!1bM中文字网

赏  析1bM中文字网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两句采用对偶的写法,从大处落笔,先描写江上之景,雾霭弥漫,烟云缭绕,再写两岸人家,鳞次栉比,画梁相接,正合乎水仙子的曲牌作法。首句画出一幅天然美景,江面经晴日照射,氤氲荡漾,更显出烟水迷茫之致。次句“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了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和繁华富庶的特点。1bM中文字网

接着作者又把注重力放到自然景物,“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的“淡”用得好,把温柔水乡的浓郁春光冲淡了,彷佛有抿去嚣扰的意味,更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摇曳之姿。“看沙鸥舞再三”写得是作者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1bM中文字网

“卷香风十里珠帘”暗示了其所在的温柔乡之香艳、富丽,和前面的画檐人家相呼应。“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s”相对,也是水仙子的惯例。而这两句不仅是字面相对,所描述的情景也恰成对应,一方频频召唤,一方倦旅来投。最后一句由客观观察转回主观感受,“爱杀江南”总结心得,既突显主旨,又充分表达了情感。1bM中文字网

这首小令在艺术的处理上,能够把远近的景物交错来写,富有变化,江南各种富有特色的景观足以激发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1bM中文字网

这首《水仙子》中最繁华富丽的句子是“两岸人家接画檐”。该曲中运用了“一”“两”“再三”“十”等数词,集中表现了江南风物明丽隽美的特点。由于选择的数词不同,富于变化,增强了生动活泼的情韵。五句写景由远而近,从大到小,写家人、荷塘、水禽,第六句写远方的船,第七句又村落酒店酒旗,极富条理性和层次感,表达了欢快的格调。1bM中文字网

创作背景1bM中文字网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生长在北国,此次来到江南,当地的种种风物人情自然让他大开眼界。看着从天边驶来的小舟,让心情随着风中的酒旗一同舒展,摇摆、这时候,作者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畅快和惬意,因而写下了这首散曲。1bM中文字网

作者简介1bM中文字网

张养浩(一二六九—一三二九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闻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1bM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