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客窗清明》乔吉原文和翻译 好作文分享

折桂令·客窗清明Ci5中文字网

Ci5中文字网

【元】乔吉Ci5中文字网

风风雨雨梨花,Ci5中文字网

窄索帘栊,巧小窗纱。Ci5中文字网

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边。Ci5中文字网

三千丈清愁鬓发,Ci5中文字网

五十年春梦繁华。Ci5中文字网

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Ci5中文字网

注  释Ci5中文字网

窄索:紧窄。Ci5中文字网

甚:甚是,正是。Ci5中文字网

檐牙:檐角上翘起的部位。Ci5中文字网

译  文Ci5中文字网

紧窄的窗户,小巧的窗纱,拓露出一方视野的空间。窗外飘打过多少阵风雨,而梨花还是那样的耀眼。不须说客灯前黯然的心绪,孤枕畔旅居的伤感,我的思念总是飞向很远很远。太多的清愁催出了三千丈的白发垂肩,再久的繁华不过是春梦一现。忽然间,我发现居民家飘出一缕缕轻烟,从杨柳树两边升起,渐渐爬上了高耸的屋檐。Ci5中文字网

赏  析Ci5中文字网

这首曲写的是清明,却从“客窗”的意境表现,不消说客愁才是真正的主题。诗人先从窗外的一角春景领起,转入“窄索帘栊,巧小窗纱”,实已显现出自己囿守客居一方小小天地的情状。而临窗所见的,是“风风雨雨梨花”。风雨、梨花,固然是清明时节的典型景物,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寒食花开千树雪”;但以“风风雨雨”来配合“梨花”,那就难免使人感到“可恨狂风*雨恶,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顾德润《青玉案》)的憾恨了。这种惊心动魄的春景,暗示了作者“客窗清明”的悲愁心情。Ci5中文字网

守着窗儿,一无出户赏春的情绪,这就为以下客况的种种回忆留出了地步。诗人以一个“甚”字总领,有感慨万千之意;而“三千丈”两句的概括,则充溢着客愁茫茫、万念俱灰的怅恨。“三千丈清愁鬓发”,是从李白《秋浦歌》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诗句脱化,这与“五十年春梦繁华”对应,显示了作者进入垂暮之年而不堪回首平生的颓然心境。白发皤然,犹漂泊于客乡,诗人的“情绪”、“客怀”、“心事”,就是不言而喻的了。Ci5中文字网

结末以一个“蓦”字打断客思,重将目光投向窗外,照应“清明”,而深意又不止此。原来清明节前为寒食禁烟,家家冷食,不点火做饭,直到清明的这天才重开新火,而民间又有以新火互赠亲邻的习俗。这一笔以“人家”的“分烟”,衬示自己作客的孤独,不言愁而愁意倍见,可谓神来之笔。Ci5中文字网

创作背景Ci5中文字网

乔吉卒于至正五年(一三四五)二月,生年已不可考。但曹寅本《录鬼簿》说他“江湖间四十年,欲刊所作,竟无成事者”,他在《录么遍·自述》中也有“批风抹月四十年”之语,则享年至少在六十岁以上。从本曲“五十年春梦繁华”句来看,当是他五十岁进入老境的作品。Ci5中文字网

作者简介Ci5中文字网

乔吉(约一二八零~一三四五),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一] 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二零零余首,套曲一一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一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一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Ci5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