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水岭
温庭筠 〔唐代〕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灰股
【必考名句】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灰股
【译文】
溪水奔流,看上去无情却有情,进入山中三天,溪水总是伴着我前行。
登上岭头,就要和溪水分头而行,听到流水一夜潺飨烊缤钋榈南П鹬
【注释】
分水岭:一般指两个流域分界的山。这里是指今陕西省略阳县东南的筅I剑呛核图瘟杲姆炙搿
岭头:山头。
分头:分别;分手。
潺汉铀夯毫鞫难印U饫锸侵赶鞫纳簟
【赏析】
诗中所写的分水岭,大约是今陕西略阳县东南的筅I健U馐乔厥窕蚯亓杭渫幢鼐兀翘拼慕煌ㄒ溃室话憔冻品炙攵槐毓谝运诘亍L獬啤豆炙搿罚导噬闲吹氖窃诠炙氲男谐讨杏胂囊欢我蛟担约坝纱艘鸬氖獾母惺堋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溪水无情却似对我脉脉有情,进山三天得以有它伴我同行。
首句从溪水写起。溪水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在这里“无情”是用来引出“有情”的,“有情”二字是一篇的眼目,下面三句都是围绕着它来具体描写的。“似”字用得恰到好处,它暗透出这是诗人时而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这个“似”字,语意灵动轻妙,且与全诗平淡中见深情的风格统一。开头一句在点出“有情”的同时,也就设置了悬念,引导读者去注重下面的解答。
次句叙事,暗点感到溪水“似有情”的原因。筅I绞呛核爰瘟杲姆炙耄蛭缴睿“入山三日”方才到达岭头。山路蜿蜒曲折,缘溪而行,所以行人感到这溪水一直在自己侧畔同行。其实,入山是向上行,而水流总是向下,溪流的方向和行人的方向并不相同,但溪水虽不断向相反方向流逝,而其潺匆宦钒樗妗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灰股”小诗的后两句是说,登上山岭头就是我俩的分手之处,潺魈视胛蚁П鹨灰褂猩
在入山三日,相伴相依的旅程中,溪水有情之感不免与日俱增,因此当登上岭头,就要与溪水分头而行的时候,心中便不由自主的涌起依依惜别之情。但却不从自己方面来写,而从溪水方面来写,以它的“惜别”进一步写它的“有情”。岭头处是旅途中的一个站头,诗人这一晚就在岭头住宿。在寂静的深山之夜,耳畔只听到岭头流水,潺飨欤挂共煌#路鹗峭约赫飧鐾腥盏挠寻橐笄诨氨稹U“潺灰股”,暗补“三日同行”时日夕所闻。溪声仍是此声,而当将别之际,却极其自然的感到这溪水“潺灰股”如同是它深情的惜别之声。在这里,诗人巧妙的利用了分水岭的自然特点,由“岭头”引出与溪水的分头,又由分头引出惜别,因惜别而体会如此溪声。
分水岭下的流水,潺魈剩Ч湃缢埂S捎谖峦ン薅灶柯蒙畹纳钋刑寤幔耘笥鸭溆岩甑姆滞庹渲兀拍芊⑾窒庋陌槁拢⒏秤杷恢侄说娜饲槊馈T谡饫铮肫渌凳强凸凼挛锏氖鞘獬龃シ⒘耸说母星椋蝗缢凳鞘税炎约好篮玫母星橐谱⒌搅丝凸凼挛锷砩稀
【作者】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