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分享 《石壕吏》教学设计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篇现实主义叙事诗代表作。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反映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官吏的残暴蛮横,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U1K中文字网

教学过程:U1K中文字网

一、预习导入(信息技术)U1K中文字网

一、【预习作业一】提供一零一朗读音频资源,学生提前朗读诗歌,正字音。U1K中文字网

二、【预习作业二】预习过程中,你碰到了哪些困难?请你说一说。U1K中文字网

小结:预习过程中,同学们产生了一些困惑,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石壕吏》。U1K中文字网

设计思路:收集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学情为导向,调整教学设计,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展示问题,探讨解决。U1K中文字网

二、温故知新,初读全诗U1K中文字网

一、大声、自由朗读两首诗歌,思考:二者在体裁、语言特点上有什么不同?U1K中文字网

春望U1K中文字网

杜甫U1K中文字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U1K中文字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U1K中文字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U1K中文字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U1K中文字网

【预设】《春望》是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而《石壕吏》是古体诗。U1K中文字网

①韵脚可换韵,用韵灵活;U1K中文字网

②句数无限制,可奇可偶;U1K中文字网

③字数无限制,可多可少;U1K中文字网

④不讲究平仄和对仗等。U1K中文字网

二、请找出《石壕吏》的主要韵脚。U1K中文字网

【预设】i、u、enU1K中文字网

【屏显】压韵明显的句子U1K中文字网

小结:可见,相较律诗,古体诗用韵更加灵活。U1K中文字网

三、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压这几个韵有什么表达效果?U1K中文字网

【预设】读起来很低沉;很压抑;像哭一样,更能表现老妪的苦、作者的悲。U1K中文字网

【屏显】在抒发愤懑、忧伤的感情时,常选用短促而低沉的韵脚。U1K中文字网

小结:可见,韵律,不仅可以加强诗歌的节奏感,还有利于情感的抒发。此诗用韵之巧,机到神流,难怪《唐宋诗举要》中如此评价《石壕吏》:“此首尤呜咽悲凉,情致凄绝。”U1K中文字网

四、生齐读,感受韵律的节奏感和其呜咽凄绝的情感效果。U1K中文字网

五、师相机范读几处呜咽悲凉的句子。U1K中文字网

三、再读全诗,感知大意U1K中文字网

一、请大家结合注释,感知大意。给诗歌加副标题,概括故事。U1K中文字网

《石壕吏》,一个 的故事。U1K中文字网

【预设】《石壕吏》,一个悲苦的故事。(情感)U1K中文字网

《石壕吏》,一个有吏夜捉人的故事。(人物)U1K中文字网

《石壕吏》,一个发生在安史之乱时期的故事。(时代背景)U1K中文字网

……U1K中文字网

学生回答时,注重引导:你从哪里发现的?请你依据对诗歌的理解,读一读这个句子。U1K中文字网

故事情节,可从人物形象、思想主题、思想情感等不同角度进行概括。U1K中文字网

小结:《石壕吏》,一个……的故事。(小结学生的思考)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诗歌,今后的学习中,大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多角度概括故事。U1K中文字网

四、品读全诗,感悟情感U1K中文字网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下面,我们进一步来感受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U1K中文字网

请同学们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老妪的生活境遇。U1K中文字网

【预设】“苦”U1K中文字网

老妪之“苦”,“苦”在何处?试联系诗歌进行分析。U1K中文字网

【预设】①“投”、“捉”、“走”、“看”,四个不同的动词,表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U1K中文字网

②从“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怒”与“苦”可以看出。U1K中文字网

句式对仗;身份对比;标点符号(感叹号:加强情感);程度副词。U1K中文字网

③“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古代十五充军,可见兵役对百姓残害之深。U1K中文字网

(例一: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例二: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U1K中文字网

④“存者且偷生……”两类人的苦。U1K中文字网

⑤“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有泪有声为哭,有泪无声为泣。U1K中文字网

U1K中文字网

二、想象情景,补充吏言(信息技术)U1K中文字网

这首诗标题是《石壕吏》,却只有老妪在说话。石壕吏说话了吗?U1K中文字网

【预设】“吏呼一何怒!”U1K中文字网

有人说老妇的“致词”全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请你想象补充石壕吏“呼”的内容。U1K中文字网

石壕吏:U1K中文字网

(家有男丁否?)U1K中文字网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U1K中文字网

石壕吏:U1K中文字网

(尚有他人否?)U1K中文字网

老妪:室中更无人。U1K中文字网

石壕吏:U1K中文字网

(室中是何人?)U1K中文字网

老妪:惟有乳下孙。U1K中文字网

石壕吏:U1K中文字网

(一定有他人!)U1K中文字网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U1K中文字网

石壕吏:U1K中文字网

(汝家必出人!)U1K中文字网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U1K中文字网

【展示】①完成学案,拍照上传。U1K中文字网

②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感受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特点。U1K中文字网

【点评】点评要全面。你能不能用动作、神态表现出来。U1K中文字网

提问:为什么要省略吏者的话呢?U1K中文字网

【预设】内容上,不仅能体现语言的精炼,还有利于情节安排的详略得当。U1K中文字网

结构上,则起到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的效果。U1K中文字网

小结:这是一种“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诗人仅用一二零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U1K中文字网

二、背景拓展U1K中文字网

无疑,吏者是残暴的,老妪是凄苦的。U1K中文字网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也说道:“‘夜久语声绝’二句,泣鬼神语。结句尤难为情。”U1K中文字网

面对如此苦难的老妪,诗人为何一言不发呢?U1K中文字网

【预设】战争的残酷;课下注释①U1K中文字网

【补充】视频资料U1K中文字网

看了这段视频,你捕捉到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哪些信息?U1K中文字网

【引导】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一提到战争,我们都会想到正义的一方和叛乱的一方。杜甫是唐朝的小吏,他肯定希望这场战争早点结束,镇压叛乱,这是他爱国的一面。但他亲眼目睹到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惨景,他又不由自主的产生了“悲天悯人”的情感,这是他忧民的一面。而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他的诗歌被称作是“诗史”,尤以“三吏”“三别最为突出。(体会诗人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诗人有着浓烈的忠君爱国之情,另一方面,诗人又亲眼目睹民生之疾苦,国危民难何抉择,爱国怜民难两全。)U1K中文字网

五、捕捉细节,续写故事(信息技术)U1K中文字网

故事的最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分别之际,老翁与诗人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运用人物描写手法,大胆想象,捕捉细节,续写故事,一零零字以内。U1K中文字网

【预设】略(展示学生练笔,请学生读一读)U1K中文字网

小结:同学们的练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老翁分别的情形,老翁的凄苦伶仃,诗人的悲痛欲绝跃然纸上。U1K中文字网

总结:郭沫若先生如此评价杜甫:“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诵读全诗,在字里行间领会“诗圣”杜甫的不唱高调,不避苦难,不走过场,感受他的从容与慈悲!U1K中文字网

【分层作业】U1K中文字网

基础生:U1K中文字网

①背诵全诗,上传背诵视频。U1K中文字网

巩固生:U1K中文字网

①背诵全诗,上传背诵视频。U1K中文字网

②自主学习《新安吏》,完成“一米阅读”测试题。U1K中文字网

提升生:U1K中文字网

①背诵全诗,上传背诵视频。U1K中文字网

②自主学习《新安吏》,完成“一米阅读”测试题。U1K中文字网

③自主学习“三吏”另外两首诗歌,任选其一背诵。U1K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