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四、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五、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李隆基《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谒山仙祠》
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九龄《春江花月夜》
七、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八、海内存知己,天边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九、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
一零、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一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二、静听大海潮起潮落,笑看天边雁去雁回。
一三、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李隆基《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谒山仙祠》
一四、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一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一六、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一七、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一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一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二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二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二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二四、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二五、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二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二七、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二八、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二九、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三零、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三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三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三三、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胡祗y《阳春曲·春景》
三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五、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六、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三七、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三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