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作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最新的弘一法师格言大全,如果觉得不错就请收藏一下,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二、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三、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四、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自得淡然,失意泰然。
五、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自得而忧,逢喜而惧。
六、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并集。
七、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八、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九、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一零、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一一、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一二、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一三、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一四、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一五、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桀谬戾,可胜言哉?
一六、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一七、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一八、敬守此心,则心安。敛抑其气,则气平。
一九、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义。
二零、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二一、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嬉戏,慎勿形言。
二二、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二三、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二四、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冰处得力。
二五、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出顺境心须用收敛法。
二六、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二七、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二八、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二九、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三零、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三一、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三二、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三三、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三四、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三五、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三六、识不多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三七、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豀刻当矫之以浑厚。
三八、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三九、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四零、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四一、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四二、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平矣。
四三、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四四、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四五、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四六、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四七、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四八、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四九、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五零、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五一、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五二、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五三、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五四、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五五、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日记了收集整理的“最新的弘一法师格言大全”如果对您有帮助就请转发给您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