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 厚道做人精明做事全文阅读- 励志

厚道做人精明做事7WQ中文字网

按照老祖宗的做事宗旨来看,厚道乃是做人之根本,精明乃是成事之准则。7WQ中文字网

做人要厚道老实,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但是做事就不可以一味忠厚老实,应该精明、机巧,善于见风转舵、顺势而为.这样才能成事。7WQ中文字网

“山雨欲来风满楼”。如果一个人在处世、办事以及待人的过程中嗅觉灵敏,往往可以趋吉避凶,免祸保身。不过,这些都需要经验,也需要过人的智慧。生存的道路并不平坦,如何平衡发展,进而保身、避祸,或许都需要一些"敏锐的嗅觉"吧。7WQ中文字网

改朝换代是一件大事,尤其对于一些平日就有些影响力的人而言,如何读谨新皇帝的心思更是至关重要。7WQ中文字网

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建立明朝不久的时候,江苏嘉定地区有个富豪名叫万二,他天生就是一副"顺风耳"的模样,机灵得很。面对着如此巨大的政治变动,万二尽管"马照跑,舞照跳",衣食无缺,但对于新王朝的政治动向却不敢大意,早就竖起鼻子、拉长耳朵,留意任何的风吹草动。7WQ中文字网

有一天,一位刚从京城回来的朋友来访,他便抓住机会,请这位朋友说说在京城的所见所闻。7WQ中文字网

朋友兴冲冲地说将起来,万二当然是听得津津有味。说着说着,朋友还说起最近京城流行一首据说是皇帝朱元璋自己所写的诗,京城人都觉得很有趣,还顺口吟唱起来:"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披被。"意思是说,皇帝天天做苦工,比文武百官们还要晚睡早起,与江南富翁们的舒适生活更是没得比。7WQ中文字网

这首皇帝自我叹气的"苦命诗",说起来煞是新鲜有趣,但听在万二耳里却有些毛骨悚然。听完之后,万二脸色大变,心中大感不妙,暗自感叹地说:"或许,大祸即将临头。"7WQ中文字网

朋友谈兴正浓,没有结束的意思,万二却已坐立不安,什么有趣的话题听起来不但索然无味,还觉得多余。急急送客之后,万二二话没说,除了迅速将家产托付给仆人管理之外,还马上找人买了一艘船,带着细软、载着家人远走他乡,避祸去了。7WQ中文字网

就在万二隐姓埋名、避居山林的两年之中,众多江南富翁陆续遭到毒手,没收的没收,抄家的抄家,很少有人能够像万二这样幸免于难,善始善终。7WQ中文字网

一首诗,流露的是皇帝内心的羡慕,还是嫉妒?是自嘲,还是不平?7WQ中文字网

万二基于对朱元璋处事风格的了解,深信一个满脑子心机、权谋的皇帝,怎么可能坐视在他的江山还未稳固、百事待举的时候,居然存在着一群腰缠万贯、生活富足的人,比他还逍遥呢?"春江水暖鸭先知",万二不是鸭子,却能事先嗅出大祸即将临头的信息,这就是做事的机巧吧。7WQ中文字网

但是,要从一大堆不相干的信息中,察知风云即变,这就需要超越常人的"智慧"了。7WQ中文字网

一般说来,所谓"成功"的人,或者是能够"全身而退"的人,应该就是在关键的时刻能够表现"准确"、"正确"和有"力度"的人。想要在人生的路途上有所作为或有所收获的人,这一点就不能不加以注重。7WQ中文字网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召见画工周玄素,命令他在宫殿的墙壁上画一幅"天下江山图"。身处宫廷并且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周玄素马上感应到这个问题的"严肃性",心想绝对不能强出风头,如果把皇帝的"江山"增一分、减一分,画砸了,恐怕就会招来不测之祸。7WQ中文字网

机灵的他马上向朱元璋禀奏说:“微臣未曾走遍九州河山,实在不敢随便下笔,是不是可以请陛下先画一张草图,微臣再进行修饰润色,这样可能比较好。”7WQ中文字网

朱元璋听完后,觉得有道理,马上拿起笔勾画起来,不一会儿工夫就画好了轮廓,于是,就要周玄素进行修饰润色。7WQ中文字网

这时候,周玄素立即毫不犹豫地接口说道:"陛下的山河已定,难道还能改动吗?"这番话听得朱元璋心花怒放,龙颜大悦,作画之事也就不了了之。7WQ中文字网

历史上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猜疑心重、喜怒无常的人,他掌握着生杀大权,属下如果表现不得体,就难免有杀身之祸。7WQ中文字网

周玄素身处薄冰之地,恐怕早就练就一身应对保命之道,所以能够从容应付过关,又能博取朱元璋的欢心,实在是不简单。7WQ中文字网

时下有这样一句歇后语,叫作:崔永元主持节目——实话实说。其实,别看人们总是教育孩子要做诚实的人,但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真的全部实话实说的话,肯定会到处碰壁,到哪里也行不通。所以在老实做人的前提下,还要机巧做事。;7WQ中文字网

一.口下留情,脚下才有路7WQ中文字网

人生在世,坎坷不平,哪有人不求人,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只要你身处人世,你就不是孤立的;只要你还呼吸着空气,你就有需要别人帮助的一天。为自己积点口德,脚下的路才会平坦开阔。这也就是乞丐生存于世的重要心得之一。中国有一句成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它说出了嘴巴的厉害,道出了世上最凶狠的一种武器,还有一句话叫“舌根底下压死人”,这比积毁销骨只怕又进了一步。这种人在世必会处处遇阻,事事遇险,因为你用舌头把别人都削得体无完肤,别人又怎么可能给你留有余地。只有学会口下留情,你就能在世上与人共生共息。7WQ中文字网

不可言语过于决断与人相处言谈间哪有不失言的时候,所以与人说话,不要把话说的太满或太绝,要多给自己或别人有退一步的空间。人这一生,短暂如流星划过,永恒如岁月留痕、历历在目,世间之事如白云苍狗,变化莫测。俗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以不要一出口就弄得日月变色、天怒人怨,别给自己把路死了。在现今这个经济飞速发达的社会中,人情冷暖本就明显,社会生存的空间也是越缩越小,世事的变化速度无疑更快,不要把你赖于生存的空间给挤破了。人与人之间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如果把话说得太满,把事做得过绝,将来一旦发生了不利于自己的变化,就难有回旋的余地了。所以,我们要出口伤人之前,要为自己的未来想一想,不要一出口就想要贬损他人,抬高自己。提起世界闻名作家巴尔扎克,想必没有人不识其才,但他也曾出现失误对人妄下定论,以置于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7WQ中文字网

巴尔扎克曾多次在演讲时自谕自己可以凭一个孩子的笔迹而准确地推测、判断其性格、禀性,并猜测其将来是否有所作为。有一次,当他刚说完此话时,一个老妇人颤抖着手从她随身带着的一个布包里拿出了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问巴尔扎克,让他仔细瞧清作业本上的笔迹来猜测出这个小学生今后是否有出息,是否能有一番卓越的成就。巴尔扎克自信的含笑接过这个老妇人递来的作业本,认真端详了几分钟,然后,便抬头问这个老妇人:“你是这个小孩子的母亲还是亲戚?”老妇人摇了摇头回答说都不是。巴尔扎克点了点头,显得放松了一口气,说:“那好,不瞒你说,这孩子是生性轻浮、反应迟钝的人,日后他必将一事无成”。老妇人一愣,然后便大笑起来。“亲爱的大师,你怎么不熟悉自己的笔迹?这是你上小学时写的呀!”巴尔扎克一下子呆住了,不可置信的看着手中的作业本,半天无言以对。7WQ中文字网

这个故事正是深刻的告诫我们,与人相处说话间不可太过决断,少对人说绝话,多给人留余地,这样当你言谈出现失误时,才能给自己留后路,别人也不会揪住你的错误不放。7WQ中文字网

口下留情,才会让你前方有路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把话说得太满而被人当场揭破的例子比比皆是。说话要有度,你让人一尺,别人才会敬你一丈。它就类似于一匹宝马,驾驭好了可以日行千里,帮你冲锋陷阵;驾驭不好,就会让你摔跟头,甚至踢伤别人。我们一定要谨记,与人善言,犹如布帛加身,暖人心扉;伤人一语,则会让别人如利剑加身锉骨之痛,也会为你日后结下一个敌人,在人生路上设下一道障碍。7WQ中文字网

宋朝精通《易经》的大哲学家邵康节就曾告诫他的朋友,要为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这样你才能有路走。当时邵康节和当时的闻名理学家程颢、程颐是表兄弟,同时和苏东坡也是朋友,但程颢、程颐两人一向和苏东坡不睦。在邵康节病重的时候,两弟兄一直守候在病榻前照顾。这时仆人进来7WQ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