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指一九八零年到一九八九年间出生的人,在中国约有两亿人为八零后。
大众眼中的八零后是创新朝气的一代,却也被贴上了叛逆、拜金、不负责任等标签。如今他们最大的三四岁,最小的也二五岁。
三零却难立,正直面工作,房子,和婚姻的三重门。根据有关调查,超过三成的八零后感叹,工作压力大,要闯出一番事业太难。许多八零后出生县城,求学省会,打拼大城市。
跑过工地,卖过保险,住过隔断房。想进事业单位,却没有过硬的背景。盼望升迁,却发现六零后,七零后,死死抓着椅子不松手。公交地铁的人潮挤碎你的梦想,灯红酒绿的繁华也不管你屁事。
根据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院数据研究中心调查:八零后的平均月收入为五零零零元。每十个八零后中,有两个月入不到三零零零元,只有一个能月入过万。挣钱少,存的也少。几乎一半的八零后每月存款不足一千元。近两成还是月光族。一半以上的八零后,每月给不了父母一分钱家用。
房价更是让八零后痛不欲生。据调查九七%的丈母娘都要求女婿有房。但以上海为例,二零零二年七零后买房时,平均两个月工资可以买一平米。而二零一四年六个月工资才能买一平米,想买个一零零平的房子,需要整整五零年。这还是在不吃不喝情况下的计算结果。
实际上,八成的八零后存款不足一零万。买一套房往往要花光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全部积蓄。所以八零后只有不到三成买了房,付了首付。还有一半不是租房,就是还和父母挤在一起。
一些硬着头皮买房的,为了还月供,生活质量反而大打折扣。若不是为了结婚,八零后也不用急着买房。几年前八零后还可以高喊;婚姻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但一晃神,年龄最小的八零后也到了晚婚年龄。
你不急,你爸妈姨婆替你急。当婚姻被孝道绑架,爱情便视乎不再重要。相亲这条路挤破了脑袋,见面就问,你有车有房吗?
没结婚的忙相亲,结了婚的愁生娃,奶粉贵,求安慰。孩子长大又头疼教育,一些大城市好一点的幼儿园,想进去先交十万赞助费。
有人说八零后是尴尬的一代,钱都让五零后、六零后挣去了。妞都让七零后泡去了,风头却被九零后抢走了。其实哪个时代的人没有各自的压力和苦闷。
八零后中也不乏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虽然压力山大,但这个时代也提供了靠自己打拼出人投地的机会。于其抱怨社会残酷,不如悬梁刺股上路。最可怕的是拿社会当借口,沦为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