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上红包,似乎是亚洲人才有的习俗。西方社会就没有,例如美国白人习惯由女儿的爸爸支付婚礼费用,亲朋好友不给红包,而是认购新人罗列出来的“婚礼礼物”清单,清单多半是婚后家庭生活所需的东西。
日本人对于礼金,针对不同的人际关系各有清楚明白的定价,中国人则显得弹性多了,可以根据包礼者(和新人)的关系、身份、经济状况、性格、场合、经验还有时下行情,斟酌判断。虽然称不上每一包都能令人满足,但多少能从中检视自己和对方的关系的认定是否一致(例如你认为和对方很好,对方却包远低于市场行情的礼金给你,而他又不是小气或经济状况有问题时,通常代表双方对于这段人际关系的认知有落差)。
喜宴红包是件麻烦事,不过对亲族、同学、朋友等较为稳固的社会关系来说,该包多少,心里多半有数,反而是“公司同事”该包多少,很难拿捏。
同事的红色炸弹该怎么接?
上班族最害怕的交际应酬,当属同事的婚宴,特别是公司大,部门人数多,且多为有对象之适婚年龄者。
红色炸弹如果不约而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