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 道家励志名言

一、少则得,多则惑。8Na中文字网

二、治大国,若烹小鲜。8Na中文字网

三、治人事天,莫若啬。8Na中文字网

四、元气生万物而不有。8Na中文字网

五、物得以生,谓之德。8Na中文字网

六、民不畏威,则大威至。8Na中文字网

七、见素抱朴、少私寡欢。8Na中文字网

八、天与地卑,山与泽平。8Na中文字网

九、安危相易,祸福相生。8Na中文字网

一零、天网恢恢,疏而不失。8Na中文字网

一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8Na中文字网

一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8Na中文字网

一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8Na中文字网

一四、企者不立,跨者不行。8Na中文字网

一五、多言数穷,不如守中。8Na中文字网

一六、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8Na中文字网

一七、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8Na中文字网

一八、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8Na中文字网

一九、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8Na中文字网

二零、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8Na中文字网

二一、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8Na中文字网

二二、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8Na中文字网

二三、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8Na中文字网

二四、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8Na中文字网

二五、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8Na中文字网

二六、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8Na中文字网

二七、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8Na中文字网

二八、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8Na中文字网

二九、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8Na中文字网

三零、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8Na中文字网

三一、小有所志(记),而大有所忘。8Na中文字网

三二、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8Na中文字网

三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8Na中文字网

三四、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8Na中文字网

三五、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8Na中文字网

三六、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8Na中文字网

三七、上天生了人,畅行于世,人,至尊。8Na中文字网

三八、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8Na中文字网

三九、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8Na中文字网

四零、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8Na中文字网

四一、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8Na中文字网

四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8Na中文字网

四三、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8Na中文字网

四四、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Na中文字网

四五、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8Na中文字网

四六、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8Na中文字网

四七、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8Na中文字网

四八、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8Na中文字网

四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8Na中文字网

五零、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8Na中文字网

五一、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8Na中文字网

五二、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8Na中文字网

五三、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8Na中文字网

五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8Na中文字网

五五、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8Na中文字网

五六、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8Na中文字网

五七、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8Na中文字网

五八、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8Na中文字网

五九、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8Na中文字网

六零、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8Na中文字网

六一、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8Na中文字网

六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8Na中文字网

六三、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8Na中文字网

六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8Na中文字网

六五、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8Na中文字网

六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8Na中文字网

六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8Na中文字网

六八、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8Na中文字网

六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8Na中文字网

七零、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8Na中文字网

七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8Na中文字网

七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8Na中文字网

七三、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8Na中文字网

七四、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8Na中文字网

七五、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8Na中文字网

七六、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心,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8Na中文字网

七七、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Na中文字网

七八、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8Na中文字网

七九、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8Na中文字网

八零、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8Na中文字网

八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8Na中文字网

八二、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8Na中文字网

八三、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8Na中文字网

八四、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8Na中文字网

八五、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8Na中文字网

八六、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8Na中文字网

八七、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8Na中文字网

八八、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8Na中文字网

八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8Na中文字网

九零、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8Na中文字网

九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8Na中文字网

九二、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8Na中文字网

九三、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8Na中文字网

九四、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8Na中文字网

九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8Na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