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二、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四、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五、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六、“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七、仁者莫大于爱人。
八、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九、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一零、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一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一二、择不食之地而葬 。
一三、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一四、其德薄者其志轻。
一五、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
一六、“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一七、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一八、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
一九、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
二零、仁者义之本也
二一、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
二二、择师不可不慎也。
二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 。
二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二五、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二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二七、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二八、学然后知不足。
二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三零、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三一、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三二、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三三、古之建国,教学为先 。
三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三五、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三六、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三七、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三八、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三九、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四零、风俗弊坏,由于无教
四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四二、量入以为出。
四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四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四五、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
四六、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 。
四七、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四八、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四九、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五零、古者为政,爱人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