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二、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四、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六、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七、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八、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九、人皆可以为尧舜。
一零、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一一、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一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一三、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四、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一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一六、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一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一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一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二零、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二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二二、且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二三、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四、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二五、尽心知性,尽性知天。
二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则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义与利不可兼得,则舍生取义者也!
二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二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九、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三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三一、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三二、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三三、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三四、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三五、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三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三八、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三九、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四零、吾善养浩然之气。
四一、诐辞知其所蔽,*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四二、虽千万人,吾往矣。
四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四四、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五、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四六、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四七、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四八、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四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五零、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五一、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五二、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五三、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五四、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五五、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五六、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五七、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五八、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五九、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六零、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六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六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六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六四、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