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尹志强出生在云南玉溪一个贫穷的山里人家,因为家境贫困,从小时候起,穿哥哥姐姐们穿旧的衣服和鞋子成了他唯一的选择。衣服大点小点还能将就,可鞋子一旦不合脚,那种滋味就相当难受了。所以,从小,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双合脚的鞋子。
二零零二年九月,他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贫寒的家境不能为他提供学费和生活费,为了继续学业,他卖过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可能是那个童年梦想的支撑,他最喜欢并一直坚持着做的,就是卖鞋。由于和一个做外贸鞋的泉州人成了朋友,他经常能得到一些加工厂剩下的外贸尾单鞋,他在淘宝网上开家小店,通过代理的形式替那人卖鞋,收入还说得过去。
可是他的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在他读大三时,学校领导在查宿舍时意外发现了他零在床下的鞋子,领导给了他两条,要么上学不卖鞋,要么退学卖鞋。权衡再三之后,他做出的决定让领导都觉自得外:退学卖鞋!
退学之后的第二天,他带着身上仅有的一零零零多元钱来到了泉州,投奔那位朋友。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直接跟当地的工厂搭上了线,开始了工厂预订外贸鞋、网上贩卖尾单货的创业之路。凭着对做鞋生意的热枕、对网店的巧妙利用,以及外贸尾货的低价,他的外贸鞋生意越来越红火,网店开业半年后,平均一天能卖出四五百双。一年后,网占的规模也很快从个人店发展到有四零多名员工的大店。
虽说试水之旅相当成功,但他很快就发现了尾单鞋的种种弊端:外贸尾单不稳定,质量难以保证,利润太低,转手卖卖,和搬运工没什么区别等等,这使他意识到做外贸货绝非长久之计。
通过一番具体的市场调查后,他发现,国内暂时还没有成熟的男士休闲鞋品牌,而外国的几个大品牌的价位又偏高,超过了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他当即兴奋地决定:进军年轻人休闲鞋领域!为了实现品牌梦,他竟然放弃了福建,转战广州。因为广州是传统制造业生长的摇篮,这里有许多中小规模的加工厂,其流水化作业程度不是很高,有些环节还要靠手工,虽然这样的增加了生产成本,但也为小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而且设计和质量比福建还要好一个档次。他看中也正是这一点。当他将自己的决定公之于众后,反对声此起彼伏,反对的人说破了嘴皮子,但他却咬紧牙关不松口:“有破才有立,如果不破,我们最终只会走向死亡。”僵持的结果是,二零零八年底,他放弃福建所有的一切,带着一八个员工和六零万资金直奔广州。
开赴广州后,他火速注册了自创品牌“mr·ing”,并迅速在淘宝商城上设立了“羊皮堂男鞋专营店”,专卖“mr·ing”的鞋子。
与此同时,他开始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这时,一位朋友介绍一家佛山的鞋厂。这家鞋厂只有五零多人,但一直外做贸订单,工艺精细。得知消息,他便找上门去,虽然对方给出的条件并不优惠,他随便转转就可以很轻松地找到了价格比它家低三五元的工厂。不过,他并没有贸然拒绝,而是仔仔细细地查看了对方的加工车间、鞋品质量、订单客户,转了一圈后,他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合同:“虽然你们的价格高,但我更看重的是长期稳定的合作,因此我宁愿付出高价来保证品牌形象。”
这种让利于厂、合作共赢的模式很快也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不但做到了和工厂平起平坐,还做到了“我怎么说工厂就怎么做”。别人要三零零双才能开版,而他只要六零双工厂就给做;别人打个版要一零天,他打个版只要三天;别人都是预付三零%定金工厂才给开工,他可以做到先货后款,付款期甚至跟支付宝到账周期是一致的。工厂不仅承诺任何质量问题统统接受无条件返工,甚至还想办法提供自己的工艺水平,给他设计新型提供有效的信息。
然而新品牌的成长究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他需要再次建立自己的稳定客户群,所以一开始,“mr·ing”的销售很不乐观,天天只能卖出二三十双。仓库里堆满了杂七杂八的款式,每样剩余几双、几十双,压了资金近一零零万。
偶然的转机出现在二零零九年五月。这时,他开发了一款货号零九一的透气鞋,由于这款鞋轻、薄、透、软,穿着非常舒适,首批的六零双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随后天天的订货量都在五零零双以上,最终创下了一零万双的销量!并同时带动了其他鞋款的销售,他也因此获封“淘宝鞋神”,在年底被媒体评为“二零零九年尹志强淘宝现象”。
这次意外的成功没让他大刀阔斧地扩张,相反,他却受其启发,果断地砍掉了大部分鞋款,转而采用“单品制胜”的营销策略,并以二八法则打响品牌。也就是说,通过二零%的有代表性的产品投放市场,完成八零%的销售额的策略,并实现品牌传播和原始积累。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早被视为落伍的销售手段风险极大,但他却再次坚持了自己的理念。事实证实 ,这种“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销售法则相当有效。因为款式少,销量大,所以没有库存,甚至鞋子还在工厂就被卖了,一天的平均销量达到二零零零多双,占到淘宝鞋类销售的三%到四%。仅二零一零年五月推出的“阮清风”系列情侣鞋,在秒杀活动中,四个小时内就卖出七八零零双,当天销售突破一万双。
mr·ing在淘宝网男鞋品牌销售中一直名列前茅,实力大增让他的“谋士”有了更多的他是意。因为合作的加工厂基本上等同于自己的工厂,所以不断有人提议直接收购或接管工厂,以降低生产成本更方便地为进一步扩张做准备。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不想分散经营重点,更不愿插手不熟悉的领域,能形成稳定的生产、销售供给链就够了。”
与此同时,他还回绝了做其他鞋类的建议。“mr·ing只做男鞋,而且做男鞋当中的休闲鞋,目标是成为中国男士休闲鞋第一品牌。女鞋不碰,运动鞋示碰,童鞋不碰,服装更不碰。”
现在他不仅拥有了五家外发加工厂,还拥有了二三十家经销商,平均一天的销量,基本在二零零零多双以上。二零零九年销售额达到三零零零万元,及至二零一零年,前三季他就实现盈利五零零零万,年终同比翻三倍,销售额直冲亿元。
尹志强认为自己的成功只与两个字有关,那就是魄力。他说魄力有时并不一定体现在你敢于干什么,更大的魄力其实是你敢于不干什么。有想法,有魄力,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尹志强能走到今天,那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