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二、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四、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六、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八、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九、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一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一、君子周急不继富。
一二、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一三、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一四、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一五、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一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一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一八、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一九、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二零、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一、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二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二三、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二四、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二五、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二六、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二七、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二八、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二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三零、不知生,焉知死。
三一、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三二、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三三、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三四、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三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三六、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三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四零、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四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四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四三、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四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五、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四六、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四七、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四八、幼而不悌,长而无述,老而不死,是为贼。
四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零、夫子温、良、恭、俭、让。
五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五二、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五三、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五四、三思而后行。
五五、往事已不谏,来者犹可追。
五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五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五八、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五九、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
六零、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六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六二、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六三、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六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六五、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六六、天下之众本在一人。
六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六八、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
六九、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七零、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七一、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七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七三、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四、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七五、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七六、小人之过也必文。
七七、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七八、诗三百,思无邪。
七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八零、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八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