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君子担心三件事,没有知识,能不担心吗?
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三、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四、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八、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九、学习到了知识了,却不落实到行动上能不担心吗?
一零、未知生,焉知死?
一一、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一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一三、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一四、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一五、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一六、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一七、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一八、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一九、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零、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二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
二二、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二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二四、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二五、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二六、巧言令色,鲜矣仁。
二七、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二八、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二九、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三零、放于利而行,多怨。
三一、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三二、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三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四、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三五、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三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三七、德不孤,必有邻。
三八、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三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四零、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四一、仁以为己任。
四二、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四三、父母,唯其疾之忧。
四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四五、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四六、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四七、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四八、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四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五零、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五一、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五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五三、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五四、天下之众本在一人。
五五、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五六、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五七、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五八、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五九、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六零、朝闻道,夕死可矣。
六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六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六三、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六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六五、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六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六七、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六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六九、礼之用,和为贵。
七零、不学礼,无以立。
七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七二、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七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
七四、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七五、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之恶。
七六、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七七、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七八、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七九、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八零、道不同,不相为谋。
八一、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