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张华《游侠篇》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三、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四、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七、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李商隐《富平少侯》
八、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九、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一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一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一二、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一三、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一四、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一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一六、天时地利与人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一七、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一八、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九、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二零、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二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二二、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二三、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二四、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二五、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
二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劳 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二七、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二八、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二九、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三零、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三一、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息国》
三二、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柳宗元《咏三良》
三三、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三四、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三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三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三七、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元夕二首》
三八、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三九、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四零、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四一、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四二、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四三、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四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四五、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四六、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四七、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四八、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四九、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五零、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五一、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五二、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五三、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五四、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五五、大家齐唱大风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五六、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五七、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龚自珍《漫感》
五八、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五九、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六零、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六一、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六二、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六三、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六四、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六五、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六六、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六七、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六八、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六九、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七零、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七一、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七二、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七三、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七四、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远》
七五、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七六、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七七、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七八、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七九、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八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八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八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