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三、小不忍,则乱大谋。
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五、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六、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七、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八、言不信者,行不果。
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一零、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一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二、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一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七、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一八、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一九、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二零、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
二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二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二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二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二五、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二六、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二八、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零、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三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三、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三四、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三五、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六、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三七、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三八、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三九、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四零、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四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四二、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四三、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四四、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四五、不迁怒,不贰过。
四六、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四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八、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四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五零、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五一、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五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五三、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五四、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五五、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才可以消局中之危。
五六、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五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五八、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五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零、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