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鹤是高三同学,有一学期是同桌,可我俩的成绩不在一个档次,我双手高举也够不着她的脚跟。
一上高中,她的目标就是考上名牌大学,而我被所谓的素质教育吹晕了头,天天看看课外书,打打篮球,迷恋迷恋乒乓球,日子过得是潇洒,可是,到高三面临高考,我意识到事实还是一考定终身,天天额头都是汗珠,那是想起高考时吓出的冷汗!一点不夸张,那是二月份,才开春,天还冷,同学见了我都惊讶地说:娟娟啊,你怎么啦,这大冷天你怎么出汗啦?我不敢说是冷汗...
阴差阳错,我跟小鹤做了同桌。
我关于小鹤的记忆有两点,一是无论对谁讲话都是笑眯眯;二是成绩很好,有一次我做一道数学题半天没思路,很生自己的气,就请小鹤帮我做,她两分钟就做出来了,思路清晰。
我问她:我想不到这个思路,你为啥能想到?
小鹤说:我也不知道,我看到这个题很自然就这样解了。
我在这巨大的差距面前无所适从,跟诸多小鹤这样的人同时面临高考,还有五个月时间,就算跟他们同时进步,我也必败无疑。
除非,我进步速度远超过他们。
苦思冥想良久,小鹤从高一就开始认真听课,认真做题,不知道做了多少题,才练就了这样的功夫,我要用小鹤的方法,那高考得推迟——我必须有更快捷的方法。
小鹤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题目就有这个思路,题目和解题思路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如果把这个总结出来,是不是就会解题了?
我觉得可行,就开始试,大量读题读解答,看题目和解答之间什么关系,我发现解题思路都是把题目的条件做延伸或者变型,这是第一步,这一步做好了,接下来思路就显而易见,这种题目占到了绝大部分。
根据总结的经验,我开始自己做题,有的题目用半节课做,半节课分析记忆,虽然一开始很慢,但是做一道是一道,每个题目都吃透。做的越来越快。
大家都看出来了,我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