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看得与众不同,可能是每个人的潜意识。但生活的面目,其实并无多大差别。现实的确不那么讨喜,甚至有些残酷,却都是无从回避的客观存在。
平时听到最多的抱怨,不是职场倾轧情路波折,而是生活艰辛。真实的拉锯就像一张弥天大网,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薪水欠奉、理想难偿、遇人不淑、愿景违和,所有逆境都能归结为对命运的唏嘘:我明明那么努力,却还没有出人头地。人生感悟
近来,文艺青年更是抓到了这种情绪的出处。穆旦在《冥想》里写: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一时间,这成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和“在我们的一生中,碰到爱,碰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碰到了解。”之后的又一金句。
我们确实身处众声喧哗的年代。微博微信疯转的,是二代和外围的纸醉金迷。现实中,人和人的距离如此之近,下意识的较劲也避之不及。长此以往,多少意难平,成了怨怼、嫉恨、牢骚,却很少有人提醒自己:我们过的,本就是普通的生活。人生感悟
自怜和自伤是幼稚者的通病。这种病症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就是夸大自己的价值。十年寒窗考入名校,分明只是开启新的奋斗,却被太多人视作镀金的圣衣。
很少有人愿意坦承,名牌大学只是提供了更多告别庸常的手段,拓展了知人论世的格局,归根结底,我们仍旧再寻常不过。在九八五、二一一和锦绣前程之间,从来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更何况,读完大学,落下一身文艺病,还难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