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60,靠种地养活19个娃 【作者:严二溜】

“哒哒哒~”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快点,开会要迟到了!” HrW中文字网

邻居亚干娜大婶的呼唤伴着清脆的马蹄声,穿越了晨雾。 HrW中文字网

“哎!来了!”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应着,拿起桌上的马鞭,一推屋门,投入了一片翠色欲滴的画卷。 HrW中文字网

草原如绿海般延展至天际,与云朵轻拥,花儿在草尖上争奇斗艳,远处的牛羊悠然自得,细嚼慢咽。 HrW中文字网

一条蜿蜒的溪流自远处山峦中潺潺而出,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银链,在阳光下欢快东流。 HrW中文字网

此情此景,美得恍若隔世。 HrW中文字网

即便已经重生到这一个月,琪琪格仍时常醉心于这如诗如画的风景。 HrW中文字网

“呼噜噜~” HrW中文字网

一阵响亮的鼻息声打断了她的沉醉。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回首,笑容如春日暖阳,与马厩里的枣红宝马四目相对。 HrW中文字网

这是她心爱的坐骑“小红”,一匹纯正的汗血宝马。 HrW中文字网

“一天没遛你,闷坏了吧?” HrW中文字网

说着,琪琪格便解开缰绳,将小红从马圈中牵出。 HrW中文字网

小红有些兴奋的蹬着蹄子,响鼻打的越发欢快,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去撒欢。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宠溺的摸了摸它的脑袋,随后一只脚踩住马镫,抓着马鞍的手用力,翻身,潇洒上了马背。 HrW中文字网

“驾!” HrW中文字网

鞭子一甩,小红便如弦般飞奔朝河对岸的村庄而去。 HrW中文字网

1947年自治区成立后,内蒙古便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文化模式。 HrW中文字网

到六十年代,不少牧民改变了传统的游牧生活,转变成了季节轮牧、定居牧、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所在的旗基本上都成了定居牧,牧民们也从蒙古包搬到了土砖砌成的平房中,过起了群居生活。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上辈子也是蒙古族人,家里有几万头牛羊,从小在草原上长大。 HrW中文字网

她天资聪慧,智力超群,有过目不忘的本领,25岁便成了清北农科院最年轻的博士后。 HrW中文字网

本该是大展拳脚,为祖国事业而奋斗的大好年华,却在爆肝三天三夜实验后猝死。 HrW中文字网

随后重生在六十年代,一个同名同姓的“琪琪格”身上。 HrW中文字网

原主“琪琪格”20岁,初中学历,父母在两年前意外去世,留下三间平房,六十多头牲口和两亩地给她。 HrW中文字网

在这个年代,条件算是很不错的。 HrW中文字网

可惜命薄,误食毒蘑菇一命呜呼,反倒便宜了她这个后来者。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这里这里。” HrW中文字网

刚进公社小礼堂,便看见亚干娜激动的在前排朝她挥手。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微微一笑,挤过拥挤的人群,来到亚干娜身边。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我能用两只羊一只牛犊换你家一只奶牛吗?” HrW中文字网

刚坐下,亚干娜便拉着她的手悄声问道。 HrW中文字网

这个年代草原上很多牧民都不会养奶牛,因为养奶牛成本大、耗时长,不如养肉牛和羊划算。 HrW中文字网

而且现在全国对牛奶的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群众消费能力也有限,需求少,自然养的人也就少。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家的两头奶牛,还是以前她爸妈养来给她喝奶补身体用的。 HrW中文字网

听到亚干娜突然要买奶牛,她很是不解。 HrW中文字网

“大嫂,你家又没孩子,养奶牛干什么?” HrW中文字网

“为了领养从南方来的孩子呀!” HrW中文字网

亚干娜往琪琪格耳边凑了凑,低声说道:“我听说领养孩子有个硬性条件,就是家里必须要有奶牛,你家不正好有两头吗?你换一只给我吧,我跟你大哥想领养两个孩子。”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不由愣住。 HrW中文字网

领养南方孩子? HrW中文字网

莫非指的是三千孤儿入内蒙? HrW中文字网

作为蒙古人,对这件事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 HrW中文字网

上世纪60年代,国家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死了很多人,很多孩子无家可归。 HrW中文字网

南方的孤儿院食品严重短缺,导致孩子们营养不良甚至患病,面临死亡威胁。 HrW中文字网

于是当时便提出一个建议,把这些南方孤儿接到内蒙古,由当地的牧民抚养。 HrW中文字网

从1960年到1963年,大约有三千孤儿被送到内蒙古,这些孩子多数只有两三岁,最大不过七岁,最小只有七八个月。 HrW中文字网

没想到这件光荣又伟大的事情,竟然让她撞上了! HrW中文字网

而且不用结婚,不用怀孕,直接无痛当妈! HrW中文字网

她无论如何也要领养几个孩子才行! HrW中文字网

“大嫂,我能领养吗?我家条件不错,也有奶牛!”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双眼放光,眼里难掩激动。 HrW中文字网

亚干娜很是惊讶,“你一个未成家的姑娘,领养孩子做什么?” HrW中文字网

“这是在为国家做贡献,我自当要出一份力!” HrW中文字网

这话说的铿锵有力,无比真诚,亚干娜的表情也立马认真起来。 HrW中文字网

“你说的没错!国家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现在正是我们回报国家的时候!” HrW中文字网

“一会儿你问问公社书记,看看符不符合领养条件。” HrW中文字网

说话间,门口走进来一个穿着传统蒙古族服侍的中年男人。 HrW中文字网

他一出场,小礼堂里瞬间安静下来。 HrW中文字网

“大家应该都知道今天开会的内容了,明天中午将有189名南方的孩子抵达旗里火车站。” HrW中文字网

“我们公社需要负责领养42个孩子,明天附近的军队会派人跟我们一起把孩子们接回来。” HrW中文字网

“领养家庭需要让孩子们每天都喝上鲜牛奶,所以家里必须要有一头奶牛。” HrW中文字网

“并且不允许挑选孩子,公社会按照顺序分配。” HrW中文字网

“领养的父母年纪不宜过大,要有能力照顾好孩子。” HrW中文字网

“符合领养条件且有意向的家庭,一会儿来我这里登记。” HrW中文字网

话音未落,琪琪格便立马举手站了起来,大声道:“苏日书记,我能领养孩子吗?” HrW中文字网

苏日一惊,随后拧紧眉头。 HrW中文字网

“胡闹!你都还没结婚,怎么领养孩子?” HrW中文字网

琪琪格并不胆怯,挺了挺胸膛声音洪亮道:“我没胡闹!我是认真的!” HrW中文字网

“我上过学有文化,能教孩子读书认字,而且我年轻能吃苦,家里有房有地有奶牛!” HrW中文字网

“除了没结婚,咱村有几户人家条件比我好的?” HrW中文字网

苏日严肃的盯着琪琪格看了几秒,见她一脸认真,不由开始考虑起她的话。 HrW中文字网

的确,琪琪格的条件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有文化、家境富足、勤劳能干、聪慧善良,孩子跟着她定然不会吃苦。 HrW中文字网

可她一个未出嫁的姑娘,若是领养孩子,影响不太好吧? HrW中文字网

看出了苏日的担忧,琪琪格再次大声的说道:“书记,帮国家养育孩子,是无上光荣的事情,我不怕对我有影响!” HrW中文字网

“请您答应我的诉求!让我领养孩子吧!”HrW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