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贝奖励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但经常给宝贝奖励,可能会导致宝贝依赖物质奖励,用物质来衡量一切。到底该不该给宝贝物质奖励激励?
这篇文章,让你明白物质奖励的规则。
1.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表明:相比于从没有得到过物质奖励的宝贝,在学龄前因为分享和帮助他人而得到家长鼓励的小宝贝反而在长大后更自私,合作意识更差。
2. 家长要意识到,奖励会让宝贝习惯外部奖励刺激,胃口会越来越大。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曾根据边际递减效应原理提出一个有关享乐的法则: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
3. 自我阈值控制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如果提高并习惯了高的临界值,追求更高的阈值将成为他的目的,这样会逐渐摧毁一个人对生活的期待。
4. 不要任何事都给宝贝物质奖励,应该告诉宝贝:“你份内的事就不给奖励了。”份内事包括做家务、好好学习等等。
5. 研究明确表示,家长鼓励宝贝的方式会对宝贝的行为和自我激励的形成产生影响。举个例子:如果你奖励了宝贝的错误行为,比如宝贝在商场哭,你说“如果你不要哭了,妈妈给你奖励一件玩具。”宝贝就会得到一个信息:原来犯错可以得到奖励。
6. 家长可以为宝贝加油鼓劲,一个微笑、一次拥抱、和宝贝击掌庆祝,都可以让宝贝感到兴奋,不一定只有物质的奖励才称得上是奖励。
7. 在更正错误上,家长更应该让宝贝学会思考,而不是用奖励来刺激。这样的话,宝贝会觉得自己在做主,本来需要奖励才会做的事情,宝贝就可能自发自觉的完成了。
8. 强调内心的喜悦。这比物质奖励更有效,常用的方法收集强调事实、陈述内心情感、提高宝贝成就感,以及让宝贝自我认可。
9. 奖励是必须的,用心的家长懂得在恰当的时机给宝贝适当的奖励,最好的奖励是认可宝贝的成绩,并真心地为他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