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天冷起床难怎么办?小编每天最烦的就是从被窝里面爬出来,在寒冷的冬天,无论大人小孩起床需要强大的毅力,这对家长们来说就是一种噩梦,家长使出浑身解数,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宝贝从温暖的被窝里拽出来,殊不知,你各种各样的叫醒方式,对宝贝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每天叫醒宝贝都需要折腾一番,也使得很多家长越来越对宝贝失去耐心,从而开始对宝贝采取“杀伤性叫醒”方式。
其实人在被叫醒的那一刻,大脑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转换: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四肢苏醒,而在这个过程里,有些人需要五分钟,有些人则可能需要十分钟。
因此,家长们需要根据这个时间,决定去叫宝贝起床的时间点,而不是要求宝贝在你下达指令的那一刻就立马弹起来,用具有强烈杀伤力的方式叫醒宝贝。
或许,下面这些常见的叫醒方式,你司空见惯,但事实上对宝贝却造成了强大的伤害。
指责性地叫醒宝贝
天气寒冷,留恋温暖的被窝是人的共性,如果家长时常带着“都几点了还睡”的指责性语气、行为动作叫醒宝贝,宝贝的睡眠安全感会很容易被夺走,还会加重宝贝的起床气,导致宝贝一整天闷闷不乐。
暴力拉开宝贝的被子
当宝贝怎么叫也叫不起来的时候,家长难免会失去耐心,直接掀开宝贝的被子,这种方式不仅严重摧毁宝贝的睡眠安全,而且突然的温度变化会袭击神经系统,让宝贝容易遭遇感冒的同时受到不必要的惊吓。
粗暴地拍打宝贝的身体
在很多的睡眠实验中,拍打宝贝是最糟糕的叫醒方式。宝贝在潜意识的控制下,对于突然出现的身体“袭击”,不仅会受到惊吓,还会引起宝贝的反击。
因为人的身体是有保护意识的,如果在睡眠中遭到这些类似“袭击”的拍打、摇晃,会引起宝贝的愤怒情绪,甚至引起宝贝打人的现象。
制造噪音,不断叫唤
有的家长不会特意叫醒宝贝,而是用各种噪音来叫醒宝贝,比如走路声、洗脸刷牙声、谈话声……虽然这种方式不会突然惊醒宝贝,但也会让宝贝极度反感,因为在切换启动的过程中,宝贝脑部的工作不断被打断,每次都要重来,反而越叫越起不来。
事实上,当在睡梦中的宝贝第一次接收到“起床”的信号后,虽然看着人还在睡着,其实他的脑部已经开始在“切换”了,不需要重复的噪音叫醒,宝贝会自然而然地起床。
可以说,长期以来被“杀伤性叫醒”的宝贝,会造成一系列的神经或心理问题,比如宝贝的情绪控制被破坏、变得冲动易怒、心情低落、注意力涣散……
此外,宝贝在睡眠过程中,对环境的安全感要求特别高,而“杀伤性叫醒”会很容易剥夺宝贝的这种安全感,让宝贝在极度不安、恐慌、焦虑的环境中醒来,会出现攻击、冷漠、麻木、哭闹等防御行为。
那么,作为寒冷天气对人类的几大摧残之一,家长们该如何正确叫醒宝贝,减少对宝贝的杀伤力呢?
01提前告知
家长们可以提前一晚告知宝贝第二天的某个具体时间会叫醒他,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如果时间有变动,也一定要详细具体告诉宝贝。
有位妈妈分享了自己叫醒宝贝的方法,说道:我会在前一天就和宝宝约好,哪个时间去叫醒她,让她有个心理准备。如果宝宝还贪睡的话呢,我会从胳膊一直抚摸到脸颊,并且轻轻呼唤她的名字。等她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的时候,微笑着说一声“起床喽”就大功告成啦,宝宝完全不会有起床气呢~
02利用光线叫醒
如果家里有可调光的台灯,家长们可以逐渐调亮台灯,然后开着它悄悄走开,光线会唤醒宝贝的视觉系统,从而传递信号给潜意识,并叫醒脑部,启动四肢,宝贝自然而然就起床了。
如果家里没有台灯,家长们可以缓缓拉开宝贝房间的窗帘,让温暖的阳光唤醒宝贝。
03美食诱惑
对于吃货宝宝,最有用的就是食物诱惑的叫醒方式了。
家长们可以把香喷喷的早餐放在宝贝的床头,不需要特别地叫唤,香味就可以通过宝贝的嗅觉系统,给大脑传递“该起来吃饭”的信号,然后就坐等宝贝自然醒吧~
04播放轻缓的音乐
有的家长会选择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比如大自然的鸟叫声、溪流声之类的,通过听觉系统传达信号给宝贝的脑部,从而叫醒宝贝。
有的妈妈认为播放轻缓音乐的效果特别好:“每次不到两分钟,宝贝就乖乖起床了”。
其实,叫醒宝贝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们的温柔与耐心。
寒冷的冬天,唯有让宝贝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才能恰到好处地向宝贝传达“起床”的信号,让家长和宝贝共同在快乐的情绪中迎接新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