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宝贝出门,在卖玩具的地方看到一个小男孩倒地打滚,边哭边喊。原因是他想买玩具,但是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旁边站着的妈妈,一开始还很淡定的跟宝贝讲道理,说家里类似的玩具已经有很多......但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她脸上挂不住了,催促着宝贝快起来。
宝贝呢,仿佛没听见似的,继续翻滚,哭喊的分贝又大了许多。
对!没错,和你想的一样,
妈妈最终还是妥协让步了,买了玩具,火速“逃离”了现场。
1. 学会对宝贝说“不”,是父母的必修课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道:“人们时常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应让着宝贝,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但这恐怕是父母送给宝贝最可怕的礼物了。”
面对宝贝的 “无理要求”,及时说 “不”,是对宝贝不良言行给予的拒绝和纠正,它可以帮助宝贝明辨是非对错,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2. 对宝贝说“不”要趁早
在面对宝贝的要求时,我们常常不忍拒绝,心存“宝贝还小,什么都不懂,大点再说吧”这样的念头,但宝贝其实很会看眼色,他的每一个无理要求其实都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在哪里。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说道:
“父母若在6岁之前(最晚不超过10岁),对宝贝说“不”,他们会因为你的拒绝感到难过,会大声哭闹、打滚耍赖、或者生气不理你,但这些都是暂时的。
可是等到他12岁进入了青春期,你再对他说“不”,他不会再简单地生气,他会和你对抗、谩骂,甚至离家出走,用极端的方式威胁……”
因为宝贝知道你爱他,会利用你的爱威胁你,而且他已经有了对付你的各种能力。
3. 怎样说“不”才有效?
说一声“不”,看似简单一个字,可要将它妥善使用在与宝贝的沟通中,却是有着大学问的,需要技巧。
“不”说得多了,或者说的场合不当,会挫伤宝贝的自尊心,导致宝贝缺乏创造探索力,变得胆小退缩,或是造成叛逆心理强,难以沟通的倔强脾气;
“不”说得少了,又会让宝贝变得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