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当初你干什么来着?你现在的累是在为你曾经的偷懒买单。你耽误了宝贝,还对宝贝发脾气!
不怕你笑话,透露一点莲子妈以前的私生活。莲子出生的时候,我还在银行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从她出生到3岁半,下班就回家陪她,工作以外的生活都是和她一起经历的。去上街一定会带上她,去吃饭也一定会带上她。没有单独逛过一次街买过一件新衣服,大部分时间是爱她陪她读书给她听,了解观察她,用最适合她的方式陪伴她长大。
当时,有些人很不理解我“与众不同”的行为,对我说,
你钻钱眼里了,连买衣服的钱都舍不得。
是的,我一来没时间去买,二来我把买衣服的钱都给莲子买书了,很早就是当当网的钻石会员,莲子小时候,每月的绘本消费都在1000元左右。
你这人怎么这么没有生活情趣,下班也不一起吃饭聊天喝咖啡,下班就回家陪宝贝!
除非迫不得已,我把能推掉的外交活动都推了,时间都用来陪你们唠嗑,谁陪莲子读书啊?
你是不是经常不带莲子出去玩啊?你是怎么养宝贝的?!她那么胆小懦弱。
每个妈妈身边都有这么一大堆人,“自信地”评论着别人家的宝贝,她们不了解,我的莲子在厚积薄发,她每天都有成长。
说实在,那会儿的确很辛苦,但是我现在轻松啊!
她上学的时候我还在睡觉,莲子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7点半上学,上学前跑到我的床前亲我一口,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做她喜欢的事情,从不看电视,除了寒暑假,平时电视是很少看的。
周末在家,莲子也比我起的早,自觉地做她应该做的事情。有时候听到二宝醒了的哭声,第一时间跑过去,抱起二宝说道:妈妈还在睡觉,不要吵醒妈妈睡觉啊,妈妈很忙很辛苦的。然后她就自己忙活起来,帮他换纸尿裤。
被她感动着,被她爱着,被她体谅着,无比幸福。
而这一切收获都是因为之前对她高质量的陪伴。真的,陪伴宝贝不能偷懒,尤其是宝贝刚出生的前三年,不要在宝贝对你对依赖的时候选择忙于自己的生活而忽视他。你把宝贝生出来,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先做好母亲,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就不要把宝贝带到这个世界,如果你还没有做好他就来了,请先把其他的事情放一放。
还有,前三年是宝贝大脑发育的高峰期,到3岁的时候,宝贝的大脑已经发育到成人的80%,如果我们把这黄金三年荒芜了,宝贝错过了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真的有可能会耽误宝贝的一生。
陪伴宝贝,从来不能偷懒,除了时间不能偷懒,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恰当的时机。陪伴宝贝不是不分时机和场合讲道理,要先去让宝贝感到爱,然后再要求宝贝这样那样。
举个例子,昨天一位妈来微信说道:我现在想有意的培养我家二宝(5岁)一些学习习惯,比如让他养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洗完手后就去学习(可以看书,画画,做手工……)之后再去玩或看动画片,我的想法是不在意宝贝完成的如何,完成了多少量,主要我想让他培养一种学习习惯,可是实行了有一个星期了,宝贝不仅不配合,还发脾气。
点评:
1、5岁就开始陪伴宝贝学习习惯未免太早了,而且这个年龄的宝贝,是不可能像小学生一样做到书桌前去学习(看书画画做手工的),就算他能做到书桌前,妈妈也需要站到宝贝的角度想想,宝贝从幼儿园回来一天没有见妈妈了,多渴望妈妈的拥抱和爱抚啊。再说了,5岁的宝贝,还不到独立阅读的年龄啊。
2、宝贝是陪伴出来的。回到家,妈妈做妈妈的事情,宝贝做宝贝的事情,这只是物理空间的陪伴,而不是心灵的陪伴,真正的陪伴是你和宝贝一起做事情,在做事情的时候了解他观察他的脾气秉性气质,才能找到最正确的沟通和陪伴方式。
3、宝贝不是要求出来的,是身教出来的。当家长制定的计划得到宝贝的反抗时,这时候不是先训斥宝贝没有坚持的能力,而是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比如,要求宝贝的时机不对,现在要求宝贝有好的习惯会不会太早,执行时是不是不够民主,让宝贝没有发言权等等。
再举个例子:一个妈妈说,女儿最近很怕我,做什么事情都要看我脸色。我很困惑,平时我也不会打骂她,但是最近我和我老公吵架,吵得很凶,我心情也不好。要怎么办?
点评:妈妈心情不好,板着个脸,虽然没有对女儿发火,但是,宝贝会想象并担心妈妈用同样方式冲自己发火,当然小心翼翼地看着妈妈的脸色行事了。如果经常用这种表情和行为来陪伴宝贝,能让宝贝感觉到妈妈的爱吗?能有安全的感觉而放手去探索世界吗?
陪宝贝最好的状态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陪宝贝最好的方式是:融入生活的无痕教育。
举个昨天陪伴莲子跳绳的例子。
不是我自夸啊,这是我最惯用的方法,利用生活的小事融入教育的道理。跳绳这件小事让莲子实践了两个道理:熟能生巧和事半功倍。莲子不仅实践了道理,还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和方法。
当然,这只是发生在我家的一件小事,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她强大的内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这些不间断小事日积月累而形成的。
昨晚,莲子告诉我:妈妈,明天考试跳绳了,我要赶快练习练习。
跳了一会儿,莲子问我:妈妈,我为什么跳不快,也跳不多。
我:因为你练习的少,而且方法不对,所以结果不理想,我给你示范一下,你看看。
莲子:哇,妈妈,你跳的真快。
我:从小练习的多,熟能生巧。还有就是我掌握了正确的跳绳方法。
莲子:妈妈,你教教我。
我把跳绳的动作、方法、注意事项分解给她看。
莲子又开始跳,跳的速度比以前快了。
这时,教育的契机来了。(契机的两个条件:1、双方心情愉快,沟通顺畅。2,可以通过这个小事引出另外一个教育话题)
我告诉她:1、如果你这学期经常练习跳绳,你的跳绳速度会比现在快,经常练习当然快了。2、当你付出了努力,并且经常练习,却还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你就要分析原因。首先:跳绳需要身体哪些部位的配合,这些部位的姿势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怎么改正?
和莲子一起分析了跳绳慢的原因,她又试着跳了几次,速度又比以前快了许多。
问题得到了解决,莲子开心地跳着,跳的满头大汗。
(接着开始从跳绳这件小事引入学习的概念)
等莲子跳完,我又对她说,除了跳绳,学习也一样,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进步就会非常快。解决其他问题也是一样,当遇到困难时,先找找原因,再想想这个问题发生所涉及到的环节,然后想想在哪个环节上能改进方法,这样,你慢慢就会进步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好。
从来都没有给莲子讲过什么人生的大道理,这些大道理都是通过阅读,然后在生活中利用适合的方式和场景告诉她。
如果我枯燥而喋喋不休地说,她不仅听着烦,而且也理解不了,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轻松地把道理融入到她的思想,让空洞的道理结合生动的小事才更有说服力。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实践。
她跳绳的时候,我一边抱着二宝,一边观察她跳的不快的原因,当她遇到困惑的时候,我有积极去回应她,这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陪伴不单单是陪着宝贝,物理的接近,更重要的是能关注到宝贝,能积极回应到宝贝。
陪伴不是在同一个屋子里,我们忙我们的,宝贝忙宝贝的,心灵的陪伴更重要。让宝贝感觉到,你的心和她的心在一起,就是做母亲最好的陪伴。
那么,高质量的陪伴是什么呢?
1、你得有一个淡定的好心态,宝贝做好某件事情,是无数次失败后的成功。
就拿刚出生的婴儿来说,他的手挥舞着,他想把手放到嘴巴里,你知道他尝试过多少次吗?到最后,他终于把手放到嘴巴里了,他开始满足地吮吸着。我们看看似太太简单的动作,对于婴儿来说要努力几个月。他把手放到嘴里就是成长。
宝贝就是这样慢慢成长的。陪伴宝贝,不能急于求成,不要让宝贝跟上家长的进度,而要慢下来,等待宝贝的自我成长。这一点很重要。
2、不要把你的焦虑转嫁给宝贝,会让宝贝更不自信。
宝贝不自信,宝贝做不好,没有去帮助她,反而去训斥他,训斥家长的宝贝是无能的不会想办法的家长。对于宝贝种种不同的表现,你都在用同一种方式---训斥来对待,你把焦虑用一种训斥的方式来转嫁给宝贝。结果,有的宝贝会自暴自弃,连最爱的妈妈都不认可我,我还能做好什么呢?有的宝贝会讨好家长,只把好的事情和家长说,而做不好的事情避开不谈。
这样的陪伴,宝贝怎么能够成长?!
3、不要把教育的责任推给他人,教育永远是家长的第一要责。
没有时间陪宝贝,工作忙,宝贝让爷爷奶奶不认字不会读书给宝贝听,宝贝的老师不行,宝贝的学校不好,这些都是在找借口,把责任推给别人。请记住,宝贝是你的宝贝,不是别人的宝贝,学校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你的责任是育人,育人就是生育他养育他教育他。
你不陪伴就是只生不养啊!宝贝的心灵成长比生理成长更重要!
4、陪伴就是和宝贝一起成长,不间断地读书给他听,让他从书中明白生活的道理而不是从你的嘴巴里。
那些来咨询宝贝不爱读书的家长,都是自己不爱学习的家长,不读书给他听,他怎么能知晓生活道理?怎么能知道如何去和别人打交道?天天处在一个打麻将看电视逛游乐场的家庭,他怎么能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呢?他又能通过什么方式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啊?
5、陪伴不需要太多时间,也不是你辞去工作全职陪伴。
如果你和宝贝的沟通方法没有变,再多的陪伴也没有用,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首先要清楚怎么去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做法,这个事情有可衡量的标准吗?我要通过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达到这个标准?比如陪伴,不是和宝贝朝夕相处就是陪伴,关键是陪伴的质量要好,陪伴最好的境界就是双方相处的很愉悦,喜欢在一起。
6、陪伴是尊重接纳而不是禁止。
很多家庭,一个大人看一个宝贝,或者好几个大人看一个宝贝,天天盯着宝贝的一举一动,搞的跟阶级斗争似的,结果是宝贝哭,大人烦。这种陪伴,即使时间再长,也不能算是高质量。宝贝之所以哭,是因为他的想法做法和需求得不到满足,你没有真正了解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动机。你之所以烦,是因为你总是让宝贝按照你的意思来做,而不是尊重他的想法。
这能算是陪伴吗?!
7、陪伴是给宝贝自由,让宝贝按照自己的天性来发展自己。
陪伴宝贝,要给宝贝自由,包含思想自由和行为自由。每个宝贝的天性不同,你首先需要接纳和尊重他的这种天性。比如慢热型的宝贝,你不必时时刻刻在意他的不合群,不主动等等,慢慢等他发展了和认可了自我,他才会自然而然地向外界去发展自己。
陪伴就是双方喜欢在一起,而双方是没有压力的,相处是愉悦的。你陪伴宝贝,也需要通过你的努力和改变,让宝贝从内心喜欢你的陪伴,认可你的陪伴,否则你再多的陪伴都是徒劳,只能让自己越来越累,宝贝离你越来越远。
陪伴太累,是因为你方法不对,你不仅方法不对,而且还要求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