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三、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四、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五、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六、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七、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八、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零、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一一、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一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一三、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一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一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六、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一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八、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一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零、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二一、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二二、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二三、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二四、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二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六、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二七、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二八、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二九、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三零、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三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二、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三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三四、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三五、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三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三七、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三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三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四零、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四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四二、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四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四四、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四五、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四六、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四七、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四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四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五零、乐而不*,哀而不伤。
五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五二、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五三、小不忍,则乱大谋。
五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五五、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五六、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五七、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五八、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五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六零、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六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六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六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六四、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六五、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六六、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六七、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六八、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六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七零、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七一、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七二、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七三、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七四、放于利而行,多怨。
七五、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七六、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七七、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七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七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八零、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八一、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八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八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