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乙卯重五诗赏析 - 乙卯重五诗全诗的意思!好句子

yC6中文字网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yC6中文字网

这首《乙卯重五》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于庆元元年端午节所作。因端午节是五月初五日,故曰“重五”。“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陆游,彼时已入古稀之年,隐居于家乡绍兴,所作之诗亦见清旷淡远之风格。yC6中文字网

yC6中文字网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仲夏山村的胜景,是那满树的石榴花。那火红的灼灼的石榴花,将端午氛围烘托得愈加令人迷醉。一“好”字,一“繁”字,令人体悟到时时“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报国志士陆游,亦有对和平生活、幽美日常的钟爱。若说报国壮志是要求崇高的生活,它是战斗的;那么日常雅趣则是战斗之后清平世界、朗朗乾坤的产物,一切安稳而闲逸,人的感情不用于战斗,而用于润泽生活中的微末之处,使之和婉,使之波光潋滟。报国壮志是人类理想的升华,日常雅趣则是现实生活的升华。yC6中文字网

在这热烈的氛围与欢悦的心情之下,山村端午节俗跃然纸上:“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yC6中文字网

南宋吴姓厨娘在她的食谱《中馈录》中介绍了粽子的做法:抑或是“用糯米淘净,夹枣、栗、柿干、银杏、赤豆,以茭叶或箬叶裹之”;抑或是“以艾叶浸米裹,谓之艾香粽子”。此外,宋人吃到的端午粽子还有角粽等。陆游彼时吃的就是有两只角的粽子,故曰“粽包分两髻”。诚如马伯庸所言:“食物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最为自我也最原始的眷恋。”眷恋乃心之所向、情之所系,心有所向、情有所系的人方有动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也正因如此,“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才那样令我们无限追思与感念。毕竟,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这种眷恋的最高表现形式。“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盛世的家常;而粽子,则是端午的家常。倚窗读宋诗,风吹书页,吹来人间烟火的气息。yC6中文字网

yC6中文字网

“艾束著危冠”,端午插艾草,是南、北方共有的节俗,天未亮时,人们把艾束插在家门上或帽子上,艾草所产生的奇香可驱虫辟邪,正所谓“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艾草亦可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故常被用来作为制作药浴浴汤的主料,也常被放入锦囊中与其他香料混合以供贴身佩戴。生命是最宝贵的,好身体是最大的财富,免疫力是最大的竞争力。这两年的疫情不就令芸芸大众更深切地明了这一点么?故,向古人看齐,关注自身机体,关注养生之道,或许是人行进的主要方向。yC6中文字网

“旧俗方储药”,储药,配药方,以制香囊或果子。端午前后,天气炎热,空气潮湿,热气与湿气混成“浊气”甚至“毒气”,五月被称为五毒月,五月初五“百毒齐出”,故,一系列对付热毒的法子就应运而生。戴的香囊里,装的是白芷、丁香、冰片、薄荷等清凉解毒之药。宋人吃的端午果子里,抑或是《东京梦华录》里所载的把紫苏、菖蒲、木瓜等提神、祛痰、化湿之物切成细丝,用香药搅拌,装在梅红匣子里;抑或是《岁时广记》里所载的把这些药和梅子、杏子、李子一起切丝,用蜜糖渍了,放在梅皮中。读着宋人描述的这些细节,就仿若自己亦是宋人,正在专注精进地做着一件件眼前事,浮躁的心会随之慢慢禅定。啊,宋人的生活,永远有一种充满幽情雅趣的日常美学。yC6中文字网

“羸躯亦点丹”,“点丹”即点朱砂,将混有朱砂的雄黄酒涂于额头,以祈求安康,期待年迈羸弱的身体变而为强。盖因雄黄酒里的雄黄,亦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之效。是啊,天人合一,岂可分割?人合该懂得顺应天时而作息。炎炎夏日,要安定情绪并调理身体。毕竟安后方有康,康了方能安。陆游在诚实地记录上述桩桩件件透着真实生活影子的端午节俗时,亦揭示出了发人深省的自然奥秘。古人诚不我欺,代代相传的节俗里蕴含着千年的经验与智慧。我们亦渐趋深悉了古人的经验与智慧,故而昔年“端午快乐”的祝福,才换成了现今“端午安康”的问候。yC6中文字网

yC6中文字网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yC6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