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一个下雨天,下午两点,我在东环院子上了一六路车。没想到这个始发站搭车的人这么少。除了我,只有一个看起来七零多岁的老太太。
上车后,我直接去了车尾。到了座位上,我一下子傻眼了。你猜怎么着?可能是因为我没关窗吧。左右两边的座位都是湿的。我环顾四周,一时不知道该坐在哪里。我正要从包里找出一张纸巾,这时我的老太太走了过来。她笑着说,“别担心,我有个主意。amp; 说着,我从随身包里拿出一个小塑料袋,从里面拿出一块抹布。呵呵,这老太太是个有心人!amp; 给你,擦干净。amp; 我拿起抹布说amp; 谢谢amp; ,趁着三下五除二擦干第一排座位,我把抹布还给老太太,自己坐了下来。
老太太没有坐下。她一手拿着抹布,一手拿着座位。去了之后,她一个座位一个座位地擦。窗外仍在下雨。我赶紧站起来,关上开着的窗户。
公交车到了金鸡路口,老太太擦完座位,正在拧抹布的时候,几个新乘客上来了。看到那些人一脸惊讶,老太太也没说什么。她把抹布装在一个小塑料袋里,放进自己的随身包里,然后坐在我旁边的座位上,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我说:amp; 这个座位里有水。为什么不先检查一下?幸运的是,我经常带着一块抹布,可以在公园和河流中使用。今天,它派上了用场。amp; 我觉得我的脸涨得通红。我张开嘴想说点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二
去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我和老婆去万达广场溜达,临近中午从五里店坐三二路公交车回家。公交车到了彭家岭,就在我准备下车的时候,坐在车厢中间的一个六零岁左右的男人突然走过来,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递过来,说:amp; 送你一本书看!amp; 我接过书,没来得及看送书的人,也没来得及说什么。车门打开,我把书塞进随身携带的购物袋里,我和妻子匆匆下车。怎么会有这种怪胎?我不认识他。你为什么送我一本书?有几个人正在下车。为什么派我去?一路上没见他给别人送过书!我真的很迷茫。是广告吗?MLM那家伙?还是邪教?
带着疑问过了斑马线,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书看了起来。它实际上是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爱情歌曲和诗歌谚语集。书名为《宋·袁青神》,作者是田和周春秀。现在我的问题更深了。作者是送书的人吗?因为事发突然,我真的不记得送书人的长相了。看着书扉页上的照片,不确定送书人是不是那个叫田的作者。
回到家后,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两位作者都是农民,还有一张桂林农学院建院三零周年师生合影。其中几位是我熟悉的老师和朋友。显然,这位作者也是桂林农学院的学生。纵观全书,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书,收录了恭城瑶乡的民歌、诗词、谚语,讴歌生命、自然、爱情。农民出书难啊!我不禁对这两位农民作者肃然起敬。
三
这是一个关于让座的故事。
我上车的时候,最后一排刚好有一个人下车。我走过去往下看。目前这趟列车刚好满员,没有人站,也没有空座。这种情况真的很少见。
amp; 砰amp; 又一次,没有人下车,但三个上来,两个年轻的和一个老的。这位老人看起来很老。他应该是七八九没有八零。他拄着一根特殊的拐杖,拐杖上有几个amp; 脚amp; 拐杖一戳到地上,就很牢靠。车厢中间的两排老弱病残孕座位座无虚席,这一刻没有人站起来给他让座。老人往车厢里瞥了一眼,然后拄着拐杖径直走到车后门旁边的座位上,停了下来。他一手抓着汽车的扶手,一手拄着拐杖在座位上咯咯叫。原来其他座位都坐满了老人,只有一个年轻女子坐在这个座位上。美女戴着口罩,塞着耳机,全神贯注。看老头的架势是想让美女让座,可是美女太专注了,根本没注意到身边的老头,但她还是不想理老头,还在努力。老人什么也没说。他只是用拐杖戳了几下车,停下来又戳了几下,把一车人的目光都拉到了那个角落。坐在座位另一边的阿姨再也看不下去了。她站起来给老人让座。老人摇了摇头,果断地挥了挥手,可他就是不领情。
僵持了一阵,没人上车,也没人下车。老人一如既往,美丽的女人没有动。
amp; 砰amp; 在另一站,老人拄着拐杖怒气冲冲地下了车。就在门要关上的时候,美女跳了起来,迅速蹦出了门。
amp; 唉amp; mdashamp; mdashamp; mdashamp; 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