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
✎ 编 者 按
二零一九年的春节档无疑将被载入中国电影发展史册,只是因为一部《流浪地球》的上映。这部影片于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八日在北京举行首映礼,二月五日在全国正式上映。其上映之初并没有被多少人看好,但很快便以“中国式科幻”的硬核成功逆袭,不仅在观众、网民及海内外媒体中口碑爆棚,更是收获了远让其他影片望尘莫及的票房。截至二零一九年二月二零日,该片总票房已突破四一亿元,超越《红海行动》而成为内地影史票房亚军,《战狼二》以总票房五六.八亿元位列冠军。因此,很多人将二零一九年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历史元年——
广受好评的《流浪地球》代表国产科幻电影的新高度和新起点
虽然郭帆执导的影片《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中篇小说,但实际上该影片与刘慈欣的原著内核差距甚大。中篇小说《流浪地球》重点探讨极端条件下的人性和社会变化,其本质是一出悲剧,而影片《流浪地球》则着重于描述人类在灭顶之灾面前如何“不抛弃、不放弃”,通过自我牺牲和集体奋斗实现自救的过程,是一部体现正能量与亲情的震撼剧。影片所反映的只是小说中“流浪五步曲”中的第二步——逃逸时代中,地球与木星相会时的一个片断,但基于原著对于地球流浪计划的描述,编剧进行了大胆的深度改编,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故事。
当然,这部电影成功的秘诀,并不仅仅是有一个好的故事,最关百思特网键的还是创作团队的严谨、执着与极端耐心。整个电影从筹划、准备、拍摄到后期制作共历时近四年,其中仅起步阶段关于电影世界观的编写就耗时近八个月,既包括世界版图、大气现象等自然资料,又涉及世界人口、行政版图、政治、社会分工等人类社会因素,更涵盖了巨型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动力外骨骼、“领航员号”空间站等科技背景,甚至撰写了从一九七七年到二零七五年的人类百年“编年史”,为《流浪地球》设置了一个完整的未来世界体系。
由于预算限制和经验不足,该片在情节、CG制作(CG为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CG制作是指电脑图形制作)等方面还略显粗糙,但此前所做的大量基础工作,百思特网仍有力支撑起整部影片的科幻和人文内核,使影片中多达二二零零处的特效场景令人震撼和信服,让观众感受到了国产电影实实在在的进步。
《流浪地球》之枪:
中国元素与科幻风的混搭
影片中的救援队成员,身上的外骨骼、国旗、以九五式为原型的步枪融合了明显的中国特征与科幻元素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尽管《流浪地球》并非战争或动作类影片,但其中却出现了若干种未来枪械,引起观众、网友特别是枪械爱好者的极大兴趣。毋庸质疑,既便是这些在庞大主题面前显得如此“微小”的道具,制片方也聘请了专业设计团队。影片中包括枪械在内的特殊道具,均由北京的MDI工作室自主开发。当然,这些未来枪械并非真枪,也不能实际发射,枪口火光以及弹道等效果是通过后期CG技术制作出来的。但即使这样,它们的设计仍具有很大难度,一方面要符合枪械的基本特征,让观众一眼能够看出是枪,同时又要具有未来和科技的感觉,看起来与普通枪械有所区别,此外,枪械外观造型还要符合整个影片的风格和美术设定。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