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机日常常见的一些故障问题:
一、贴标机在运行时不出标:(一).确认主板和人机是否有正常工作并且人机上的贴标已启动。(二).检查压差表工作物光电没有输出,可能的原因是灵敏度设定过高,在运行状态当光纤照在产品底部时,每个产品必须是唯一且稳定的一个输出信号。(三).贴标伺服电机保护,或者传动链条断裂。(会报警)请检查恢复。(四).伺服电机带动的橡胶轮打滑。调整扣环角度。直到在扣上扣环时不是很费力,但底纸不打滑。
贴标机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的开始是箱子在传送带上以一个不变的速度向贴标机进给。机械上的固定装置将箱子之间分开一个固定的距离,并推动箱子沿传送带的方向前进贴标机的机械系统包括一个驱动轮,一个贴标轮,和一个卷轴。驱动轮间歇性地拖动标签带运动,标签带从卷轴中被拉出,同时经过贴标轮贴标轮会将标签带压在箱子上。在卷轴上采用了开环的位移控制,用来保持标签带的张力因为标签在标签带上是彼此紧密相连的,所以标签带必须不断起停。标签是在贴标轮与箱子移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被贴在箱子上的。当传送带到达了某个特定的位置时,标签带驱动轮会加速到与传送带匹配的速度,贴上标签后,再减速到停止。由于标签带有可能会产生滑动,所以它上面有登记标志,用来保证每一张标签都被正确地放置。登记标志通过一个传感器来读取,在标签带减速阶段,驱动轮会重新调整位置以修正标签带上的任何位置错误。贴标机是将成卷的不干胶纸标签(纸质或金属箔)粘贴在PCB、产品或规定包装上的设备。贴标机是现代包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标签的安装一定要到位,绕标时尽量绕整齐一点,歪歪斜斜的也是比较容易断标。标签安装完后用限位圈固定好位置。
二.根据待贴标产品的宽度调整输送导条,两导条之间留足与产品之间各一mm的间隔。而一般纸卡类的产品使用的是单边导条,所以只需调整好输送导条两端较为平齐就即可。
三.根据产品高度(厚度)调整标头的Z轴方向的位置,使得标签卷拉动的时间,剥出标签能及时附在产品表面。卡纸类一般标头调至剥标板基本触碰到产品表面的高度。产品比较厚的,如盒子、书本,标头调整至剥标板距离产品表面一-二mm的高度。调整完成后将Z轴方向锁紧。
四.调整测标电眼。撕去即将进入测标电眼区域的一张标签,长按测标电眼上的按钮进入设定状态,在触摸屏手动界面用手动牵引拉动标签卷,使撕去标签的底纸完全通过测标电眼感应区后,再按一次测标电眼上的按钮确认完成设置。如果测标电眼采用的是光纤电眼检测,则根据标签卷上标签与底纸所取信号数字不同对放大器上的输出信号预设值进行设置。
五.控制标签预剥出长度,通常标签预剥出一mm的长度即可。可通过移动测物电眼的位置进行调整。
六.调整测物感应器,使产品经过感应器前端时有信号输出。(感应器调整根据所用种类、牌子上的说明书进行设置)
七.调整输送速度,并根据现有的输送速度调整标头牵引速度与之匹配。效果每贴一次标声音会非常干脆,无任何拖带声、标签也不会褶皱。
八.调整覆标机构。一般覆标机构采用滚轴、海绵、毛刷。覆标滚轴:调整略低于剥标板,并靠近剥标板。覆标海绵、覆标毛刷:调整压在标签剥出边缘,并伸出边缘一零mm左右的长度。
九.控制标签贴在制定X轴方向区域上。在保证触摸屏参数中贴标延时为零的状态下进行贴标,根据贴标提前或者太慢出标的情况进行前后调整X轴方向。如果是标签提前剥出,则说明感应器过早检测到产品,将标头往X轴负方向移动;反之,则将标头往X轴正方向移动。调整完成后将X轴方向锁紧。如果调整座已经达到极限,还不能满足贴标要求时,可以进行调整感应器位置。标签提前剥出可以将电眼往X轴正方向移动;标签剥出太晚,则将感应器往X轴负方向移动。当移动感应器*限还不能解决标签过早剥出时,可以适当设置贴标延时参数。
一.产品在贴标的过程中往另一个方向移动,稍微抬高支撑杆左边的支承座.
标签底纸经常断裂
一、压带装置过紧,造成标带走偏,压带力度减轻即可。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