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演员马伊琍?
优质回答: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马伊琍的,不管是长相还是演技。对于明星的印象我们也只是通过电视剧或者电影再或者真人秀。节目是带有预演性的,不具备最真实的生活。所以,我对于一个明星的评价不参杂任何跟私生活有关的因素,这才是最公正的,因为她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
我对于马伊琍的留意是在《奋斗》这部影视剧中,她饰演的夏琳很洒脱,一颦一笑更加贴合了人物形象,经典的短发在她脸上是那样的具有魅力,而不是像假小子,她活脱脱的能驾驭。
后来,看了她的《我的前半生》,从一个每天享受生活的富太太,一下子成为被遗弃的弃妇,这个过程她是伤心的,也是痛苦的,但是她的精神没有被摧毁,而是从头再来,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后也成为了行业的顶尖人才。她的演技哪怕一个眼神都细致入微,一个角色的胜任靠的是发自真挚感情的投入。从这点来说马伊琍是敬业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值得尊敬的演员。通过这部剧获得第二四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奖, 还有后来的《旗袍美探》,《那些女人》这一步步经典也更加肯定了她在影视界的成就。
总之,马伊琍是很优秀的,她的敬业精神是很多职业女性值得学习的。
其他网友回答
向阳才能找到光芒
张小娴有这样一句话:
好好爱他,然后,也要好好生活,留住一个人的,从来不是卑微,而是活得出色和独立。
马伊琍就是这样的女人。
一五岁就进入上海电视台综艺舞蹈队,别人还在找父母要零花钱的时候,她已经赚钱添补家用。
一七岁,顺利考进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表演,大二就开始接片,成为班上的学霸。
成名之后,她塑造了很多经典的独立女性角色。
《奋斗》倔强又骄傲的夏琳,《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的气场女王潘芸,还有《我的前半生》中追求独立的罗子君。
《我的前半生》剧照
这些角色,可以说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些马伊琍的影子,自强,不服输。
大学时,马伊琍和同学接过一个戏。戏里有这样一个片段:两个女生去饭店吃饭,原本二零元的菜,结账时老板要收二零零元。
剧本要求是她们要无助地哭。
她哭不出来,为什么要哭?不是应该报警吗?
在马伊琍的世界里,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她习惯的是想着怎么去自己解决,而不是用眼泪来表达无助,去依赖别人。
“我欣赏积极向上的女性。”马伊琍如是说到。
没有谁是谁永远的避风港,向阳,才能找到自己的光芒。
就像马伊琍说的:“无论在婚姻、事业、友谊中,人们都必须要学会独立,与其等别人给你一把伞,不如自己给自己一把伞。”
在《找到你》中,不管是律师李捷,还是保姆孙芳,她们都有着各自的光彩。
《找到你》剧照
李捷在工作和家庭中奔波,累了一天后,回到家里继续照顾孩子,她用出色的业绩和气质证明了职场妈妈的魅力。
孙芳在家庭暴力、孩子生病的双重打击下,依然苦苦坚持着,四处奔走挣取医疗费,表现出了女人坚强的那一面。
每一位女性,无论贫穷、富有,无论光鲜与否,只要怀抱力量,去寻找生活中美好的那一面,就是漂亮美丽的。
不慌不忙,从容生长
在这个以秒计时的快节奏时代,焦虑俨然已成为了现代人日常的一种症状。
我们希望爱人和生活都是自己想要的样子,渴望出人头地,于是不停地努力奔跑,但有时却越来越焦躁。
影视行业,其实比普通工作压力大很多。
演员吃的是青春饭。很多明星想要趁着自己花容正好之时,多拍戏,争取多一些“走红”的机会,多去成长。
但马伊琍却恰恰相反,对她而言,成长不是一件急躁的事情,走得太快,反而会让自己消耗太多。
现在的她每年最多只会拍一部戏,有时候甚至一年一部戏都不拍。
她对自己有要求,一部戏拍完不可以马上拍另外一部戏,至少要停顿三—四个月以上,在这期间回归生活,重新汲取养分,“这样就不会被掏空,我非常清楚,什么才是对演员最重要的。”
多不代表好,演员不是作品多了才叫演员,能与角色共鸣,诠释出角色的个性情感才叫演员。
她要做的不是粗制滥造、不负责任的作品,而是坚持高口碑、高输出的演员。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