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与友人分别,本是伤感的,可是王昌龄却安慰友人:我们虽阻隔青山,却可以“同云雨”,虽人分两地,却可以共明月。
诗人未必没有“离伤”,只是他将“离伤”藏在心底,不想感染对方。
有一种朋友,即使是送别时,也不愿让你悲伤。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二八个字里,没有如何话别,没有感情深厚的描写,只有李白望着孟浩然乘坐的小舟,渐行渐远,消失在视线中,久久没有回头。
李白心中情感的起伏,正如同那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奔流不息。
有的友情,不用言语说明,只用一个眼神就可以领会。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的凄恻在王勃这里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明“友情深厚,江山难阻”。
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
是啊,只要两个人的心在一起,即使身在天涯海角,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送别,多是悲伤的。
刘长卿送别友人,他说,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最后,当他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人在扬州和友人分手,两人各赴前程,在诗中,诗人反复渲染离别的环境:江头春色、杨花柳丝、风笛暮蔼,伤情别绪尽在景中。
两相握别时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你向北走,我向南走,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