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陵一战,吴王夫差在齐国大胜而归,得意之极,便召集群臣,大摆庆功宴。
老大开心,小弟们当然要顺水推舟大百思特网拍马屁啊,席间,群臣你一言我一语,谀颂之声,不绝于耳。
煞风景的是,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偏偏有一个不识相的家伙,阴沉着脸,一语不发,生闷气。
敢在这种场合给夫差脸色看的,恐怕也只有先朝老臣伍子胥了,伍子胥一向是夫差北上称霸战略最大的反对者,特别是如今越国在吴国后方虎视眈眈,何况这次艾陵之胜只是惨胜!
但夫差正在兴头上,眼见此景,当然不高兴了:“伍相国屡次劝我不可伐齐,可如今寡人大胜而还,汝又有何言?”
伍子胥委屈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他解下佩剑,捋起袖子,举臂高呼道:“昔先王在位,老臣可上朝不执礼,只因老臣能决疑安邦。今大王远忠臣而近馋佞,行事颠倒,此孺子也,何类伯主,长此以往,吴国将灭,庙舍为墟!”
图:伍子胥塑像
夫差终于暴怒:“住口,你这个老贼,还在这里妖言惑众……”
“大王!”
“伍子胥,汝心怀奸诈,不忠不信,乃欲专权擅威,倾覆吾国!寡人忍之久矣,汝再多言,可欲寻死乎?”
伍子胥几乎是狂喊:“大王,老臣忠心无二,可誓天日!”
这时吴国太宰伯嚭突然走到伍子胥面前,淡淡一笑:“伍相国既是忠臣,何必托子于齐?”
伍子胥一愣,原来,他与齐国五大家族之一的鲍牧关系很好,又对吴国前途感到悲观,所以在战前趁着到齐国出差的机会,偷偷将儿子寄养在鲍牧的家中,免得自己绝后。
这件事确实做得太欠考虑,齐国乃是吴国的敌国,在这个当口把儿子送到齐国去,授人以柄,实在是不明智。伍子胥虽然是吴国的情报部门主管,行事一向隐秘,但他此时正处于风口浪尖,越国间谍也不是吃素的,这种事,又怎么能瞒得住呢?
伯嚭见伍子胥不说话,又一声冷笑:“这就是伍相国的忠心,只不过是对齐国的忠心!”
伍子胥急道:“汝何意也!”
“何意?伍相国通敌卖国,做了为何不敢认!”
晴天霹雳!
“我没有,我没有!……”伍子胥疯了一般叫。
整个朝堂一片死寂,只有伍子胥的狂叫在回响,所有的朝臣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替他说话,大家都收了越国不少好处,这些好处已经足够堵住他们的嘴了。
伍子胥无助的眼神从大家面前扫过,他看到了冷漠、嘲笑,还有无语的怜悯。
这些与他朝夕相处了数十年的同僚,这些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的脸庞,今天他却好像一个都不认识了一般。
人心,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最多变最看不懂的东西,它可以很暖,也可以,很冷。
你死了,对大家都有好处,空出一个相国的位置,大家都可以官升一级。更何况你老是一幅盛气凌人所有人都错自己最正确的样子,实在不招人喜欢。
所以,无论是看在钱的面子上,还是为了明哲保身,我们都没有理由为你出头。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