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女人的一生,是追寻爱的过程——男人的爱,女人的爱,孩子的爱。
如果运气的缘故追寻不到,不代表她要枯涸而亡,上帝另有安排,男人的爱女人的爱孩子的爱到最后人间的大爱——总有一种爱能让你内心平静。
而内心平静,心理大师说,这才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
年少懵懂的时候,天下间仿佛没有什么比开心更重要。天大地大,快乐最大。
情窦初开的时候,又以为世间没有什么比爱情更可贵。为爱或生或死,为爱成痴成狂。
人往往是要到中年、老年,千帆过尽后,尘埃落定时,才猛然意识到,原来心灵的平静,才真正胜过一切。
因为快乐只是一瞬,爱情难得永久,一颗心要百孔千疮,一具身体要摸爬滚打,仓皇无措,也患得患失。
而平静,是一颗心妥帖地落到实处,不忧不惧,不惊不扰。
看过许多的禅理诗,它们讲得到失去,讲拿起放下,讲前进后退,讲自我他我,讲梦与真,讲哭与笑,讲聚与散,讲生与灭。
本质上讲的都是平静,讲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能心无挂碍,方无有恐怖。
零一
怀平常心,做自在人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首诗出自宋代黄龙慧开禅师名著“无门关”的第十九则,因其明白而不乏深刻的哲理,在后世流传很广。
意思是说:
春天有百花灿烂,夏天有凉风习习,秋天有湛湛清月,冬天有白雪皑皑。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忧愁烦恼,便一年四季都是好风光。
它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一位禅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要用功吗?”
大珠答:“当然用功啦。”
问:“如何用功?”
大珠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问:“一切人都是如此,与大师是否一样的用功呢?”
大珠答:“不同。”
问:“为什么不同?”
大珠答:“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却百般要求;睡觉时又不肯睡觉,却千般计较。所以,他们与我的用功不同。”
人生最难得是一颗平常心,最自在却也是一颗平常心。
好比大珠慧海禅师所说的:所谓修道,无非就是饿了就去吃饭,困了就去睡觉,热了就向阴凉处,冷了就向温暖处。
又如黄龙慧开禅师所说的:春天了就去看花,夏天就去吹吹凉风,秋天的月亮很好看,冬天就观赏雪花。
循着自然的规律,听从内心的指引,不百般计较,不千般思虑,我们把平平常常的事做好,把平平常常的生活过好,日日都是好日,时时都是好时。
零二
人世无常,善自珍惜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这首诗出自唐代禅师龙牙居遁,意思是说:
早上的时候,你去看花,那花开的满树都是,灿烂夺目;晚上的时候你再去看花,那花却已萎谢零落,只剩下一棵空洞洞的树。
花有开有谢,一如人有生有死。
盛衰推移,阴阳消长,世间何曾有一瞬可以常驻?何曾有一物能得永恒?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所谓人生无常,才是人生之常。
女博士于娟在临终前的自传里写:
“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不要等到无法再拥有,不要等到来不及,不要等到退无可退,才恍然大悟:
究竟什么才是我们这短暂无常的一生里,真正值得好好珍惜的。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