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最喜欢的零食是麦芽糖。
煮糖的最佳时间是在冬天。首先是种植麦芽。挑选最好的麦粒,挑出杂质和皱缩的麦粒,洗净后倒入干净的盆中。如果水盆有个洞可以漏水,破旧的木桶和盆是最好的。然后用干净的布或毛巾盖好小心冻住,再早晚各倒两次温水,促进其发芽。当绿芽出现的时候,嫩芽会一天比一天长,心中的希望也会一天比一天充实。麦芽涨到两寸三寸的时候,腊八节就要到了,可以熬糖了。
煮糖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前一天晚上比较忙,想把玉米泡在热水里。第二天拂晓,把泡好的玉米用石磨磨成米浆,麦芽切碎磨成浆。然后将米浆搅拌均匀,大火煮沸,捞出放入木桶或盆中,再加入麦芽浆,等待发酵。大约二十分钟后,当混乱的米浆像卤水中的豆腐一样被分离成清汤和米渣时,用纱布袋过滤,反复压榨,汁与渣分离,然后煮沸。
煮的过程时间最长,至少四五个小时。糖水必须剧烈煮沸才能蒸发掉大部分水分。然后用中火煨,糖汁逐渐变浓,颜色逐渐变成深红色,再变浓,再变红,再变浓,糖面开始出现小气泡,就用小火慢慢煨。气泡逐渐由小变大,直至变成红色、黄色或琥珀色,当像大碗一样的气泡相互靠在一起时,糖就煮成功了。这时候长吸一口气,烧点醪糟,加糖水,先舀一碗拜佛,再给我舀一碗。喝一口,感觉真的很甜。
这是麦芽糖的初级阶段,一般人都会做。进一步的加工,叫加糖,就是在麦芽糖里面加一些东西,这是个技术活。
这个时候,我不得不提到我的表弟。
我爸说我表妹小时候不爱读书,不管爷爷怎么罚都不去上学。表姐喜欢针线活,针织刺绣,做饭。我奶奶擅长针线活和做饭,我表姐整天围着她转。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奶奶就很欣赏我表姐做的刺绣。十四五岁的时候,我的表妹就可以独自制作独特的海藻垫。不仅奶奶赞不绝口,就连穿越全国,走出国门的爷爷也赞不绝口。爷爷想着给表妹找个好人家,不然会糟蹋了她的手艺。
可惜我表哥的手艺还是毁了。就在爷爷想着给堂弟找个好人家的时候,时代变了,地主家的堂弟也很难找到普通人家了。后来我屈尊给了舅舅,舅舅把牛让给了我们家,舅妈才得以嫁给一个真诚的家庭。
舅舅虽然是个实诚人,但是家里太穷了,实在没办法让他施展身手。高超的针线技术只能用来浆洗破布,高超的厨艺只能用来摆弄土豆、红薯、野菜。但是,我表哥不这么认为。她从不练习手艺。结果同样的破衣烂衫被大妈打理后,一家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同样的土豆地瓜野菜馆大叔吃的也是不一样的味道。任何人见到我叔叔都会说他是个有福气的人。
不仅我叔叔是个有福气的人,我们也成了有福气的人。在假期,我们去我的阿姨家,我的阿姨尽力为我们做好吃的。我们没想到我表哥有这么高的本事。仅仅一个土豆就可以做出十几种不同的吃法。就算做一个普通的土豆丝,我表哥做出来的味道也绝对和别人不一样,让人百吃不厌。母亲说,随便拔一把草,让表哥做,就能做出别人永生难忘的美味。问我妈为什么这么做,她说我表妹是个有心人,有心就做不了错事。
先说麦芽糖。表姐真的很用心。
麦芽糖做成老糖,可以做成小块直接吃。大部分人都不会这样吃,既浪费又不好看。吃少了就不满足,吃多了肚子就不舒服。所以吃的时候麦芽糖要掺一些配料。大部分人会把玉米粒炒成爆米花,或者把黄豆和芝麻炒熟,加麦芽糖做成块或者切片,总觉得不那么好看。表姐做糖的时候也用这种东西,只是方法不同:她用包好的五谷和黄豆,会煮熟,在雪地里冻成冰疙瘩,再晒干油炸,这样混合的料就脆了;表哥喜欢把玉米鱼当调料,就是把玉米鱼漏出来,放在雪地里冻成冰疙瘩,然后晒干油炸,像萨其玛;表哥喜欢在田角种一种叫冠苏的植物,专门用来做调料。我表姐用这些添加剂拌糖的时候,也会加入核桃仁、芝麻等东西,适当加入橘皮等小香料,严格把握比例,所以我表姐做出来的糖又美又甜又好吃。
不过,那时候生活太苦了,能填饱肚子就好。姨妈的关注很不愉快。有人开会反对我表妹,说她不会忘记楼主的一生。队长还恶毒地让我表哥干男人该干的活,比如挖厕所,扔屎。尽管很辛苦,表哥一家还是坚持自己的爱好,在家里精心做了一顿饭和稀饭。无论多难,她都不会羞辱自己的手艺;不管有多苦,她都会做出极好的纯净、美好、香甜可口的麦芽糖,让我们记住生活的甜蜜。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