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的文章(精选一五篇)
银杏飘金
文/屈天智
时序更移,不觉间,已是深秋。我行走在通往职场的街衢,观察着季节转换时行道树的变化。蓦然,苍绿赤红间,一道炫目的明黄透出,扑入我的眼帘。
瞩目望去,银杏树列队屹立道旁,原本葱郁庄重的它,仿佛一夜间褪去绿裳,擎着宝塔似的黄金树冠,站在风中,一身明黄,神采奕奕。
银杏树的华丽转身,竟是如此的美艳,我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用仰慕的目光,端详起这被誉为国树的长寿佳木。
一枚银杏叶闪着金光,彩蝶般在空中画出一道柔美的曲线,翩然飘落面前,我急忙俯身拾起,托在掌心,近距离观赏这金子般的树叶。同是从枝头凋零的一片落叶,银杏树叶却没有枯黄憔悴之态,而是油油的泛着暖暖的黄亮。折扇状的叶面,细细的叶梗,洁净俊秀,柔软有致,黄亮可掬。细密的叶脉依稀可辨,如绸缎上的花纹装饰其间,整个叶片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想银杏树,为绿化城市繁茂生长,经历了春季荣发、夏季绿翠、秋季果熟的风雨历程后,随着自然界四季轮回的脚步,在满树黄叶一年一度陨落之时,没有哀怨,没有忧伤,以乐观的心态、豁达的气度,上演归去的壮举。那一枚枚银杏叶,披着金色的光芒,悠悠然御风飘飞,书写着生命的华章,高唱着归去的歌吟,似一首诗,如一幅画,怎不让人为之动情。
秋访白河
文/赵克红
素有洛阳小南极之称的嵩县白河镇,地处八百里伏牛山腹地。
深秋的白河镇,蛰伏在湛蓝的天空下。线条柔美、层林尽染的伏牛山,在天际间跌宕起伏。
这里,美无处不在。路边落叶轻舞,一叶醉了秋色;一洼洼稻田,谷穗低垂,一片金黄;秋天的银杏树,果实连同叶子被季节染成了金黄。对,金黄是这里的主色调,是大地的馈赠。
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太阳,称得上一流的画家,它们各自蘸墨,让我们成了画中之人。
白河镇有许多历史遗迹,而云岩寺尤为出名。一二零零多年前,唐代高僧自在禅师开创云岩寺。云岩寺曾与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
如今,这座深山禅寺,只有少数遗留下的残碑古迹,在千年银杏树的见证下,倾诉着昔日的辉煌。
如今,我们在云岩寺的一处遗址,仅能看到三间正殿和三间厢房,均为清嘉庆年间重修。走近这些青砖灰瓦的老式建筑,细看古色古香的廊柱,由银杏原木所建,佛堂内有几尊不大的佛像,佛像前的供桌上,摆放着一些经书。阳光照进寺院,照在寺院里正忙着晾晒秋收果实的村民身上,也照在他们满是幸福的脸上。
站在这片土地上,向山上仰望,那里,一片金黄,那是白河镇下寺村的银杏树。下寺村不大,零散的房屋点缀在高耸入云、枝叶繁茂的千年银杏林里,相得益彰。浓密金黄的扇形叶片下,银杏果缀满枝头。走进银杏林,许是刚下过小雨,四周雾气弥漫,仿若走进童话的世界。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银杏树,这里的秋天,比春天更让人喜爱!秋阳下高大而挺拔的银杏树,历经千年不衰,它们高昂着头,仰望着阳光和蓝天。以高耸、强劲、健美,诠释着生命的意义。这些银杏,在秋风的吹拂下,若天际翻滚的云霞,让人惊叹它们的斑斓和壮观。
这里现存五零零年以上的银杏树四一三株,其中千年以上的银杏树二三七株,最老的一株树龄有一三六零年,树高三六米,树围达七.五米,可遮阴六八零平方米。这棵银杏树,历经沧桑,默默伫立,注视着来往的游人。它早将痛苦或快乐,沉淀在心里,与日销月铄中,化为生命岁月的年轮;它扎根于此,流淌着历史的血脉,是岁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遗产;它承载着游子的乡愁,指引着游子心灵归乡的方向。
站在千年银杏树下,我情不自禁,抚摸着它高大、疏朗的树干。它独立寒秋,自成一个风景。忽然感觉,它更像一个智慧老人,洞察世事,却缄默深沉。这里的每棵千年银杏树,已然是一种文化积淀和符号,承载着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
每一棵银杏树,都让我充满敬意。这些树枝繁叶茂,冠盖如云,在这个偏远的小村落,经历了岁月的风霜,而新生的枝叶不断向天际伸展,以争取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品——阳光。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早已与这里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融为一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而眼前这一棵棵银杏树,它从不言语、不思索、不烦恼,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一站,便是几百年或上千年。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