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的文章(精选二一篇)
三雁字回时
文/张峪铭
岁月从不打盹,总是引领着生命朝某一个方向前行。可当“月满西楼”、“雁字回时”,让人怀想生活有时随大雁一般,不时往回走,溯流而上,有如逆时间之旅。
当年最美的女汉子李清照,用“雁字”将大雁组团回归的阵势写得有形有影,但我从中发现那“回”字,却有着另一番沧桑。一个回字,让人想起鸟儿沉重的翅膀和人的疲惫的脚步。长途奔波,一旦回归,每一片羽毛都沾有风霜,每一只脚板都磨有血泡。可他们就是这样“回”得义无反顾,决绝得似易水之别。
此时我的脑中有了一宏大场景,人山人海的飞机场、火车站,那些曾经让他们逐梦之地,又成了他们回乡的起点。人生是一环套一环,无非起于一点,归于一点。刚成年时,人总要到离家远的地方,寻生存之需,什么金钱、地位,或许还有被挤压得少无血色的诗意。认为翻过了门前的小山,离家越远,越意味着成功。可一旦功成名就,或漂泊无依,一定想到回归,肉体不行,灵魂、梦境也要回到家乡。
汉时王昭君被人构陷,离开紫台,赌气到大漠和亲,最后“独留青冢向黄昏”,无奈“环佩空归月下魂”。可以想像,朔漠似海,残阳如血,昭君王嫱生前依杖而立,风乱额上发,思乱回归心。归无路,回不成,怎一个“怨”字了得?
是的,人一旦离开,就回不去了。就像离开了家,很难回到从前的生活。尽管你朝思暮想,若父母在,你尚可稍作停留,若父母不在,你也只能是深情地望一眼。一切的一切,早已不是原来的一切。原来的一切,只是梦境中的常客。
但人的回归不一定是回到最初状态,在行进中,你也可试看放慢匆忙的脚步,也可稍加停留整顿凌乱的行装,也可思量你生命中所需所想,也可回头重新调整前进方向。
如我一同事,干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有一年他觉得疲倦了,执意不再干了。可歇了一年,他又倍感空虚,重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是累并快乐着,于是第二年又回到忙而充实的工作状态中。
这种“回”是由忙而闲后,又由闲而忙。从时间上看,虽回不到从前,但从性质上却回到原先状态。可生命中有的“回”,却不是由自己选择的。你咿呀学语的时候,你说话不清,步子不稳,要人抚养,可你年老时,你又“回”到口齿不清,步子蹒跚的状态,需要人扶养,让人不得不感慨“人老如童”。有个诗人曾说过,人起于尘土,而归于尘土。从佛学意义上说,你从何处来,你就应回到何处去。
可你又不得不担心,当下“风俗日趋于奢*,靡所底止;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还能回到“人心纯正,风俗淳朴”吗?“回”,有时需要一种觉醒的智慧,也需要一种改正的力量。
“回”,口中套口,外口是向外拓展,内口是向内收缩,它包含着人生大智慧,向外打拼时,莫忘了灵魂的回归。
月满西楼夜,雁回南方时。无非是为了那温暖的季节,那更好的生活。
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文/对门的邻居
健康为首,没有健康,忙来忙去一场空,有什么意思?因此,对家人最大的祝愿就是他们都健康!对朋友最真心的祝福也是祝他健康。
同事在办公室里养了一盆金钱草,一团绿色的叶子生长在一汪清水里,只要有水,它就绿油油,充满生机,本属十分好养的植物,可是周末忘记加水,周一,叶子全部耷拉着脑袋,惨不忍睹,再补上清水,慢慢地,叶子再次伸张,可是将近三分之一的枝叶却永远地凋零了,我说它这是元气大伤。花朵需要每天都精心伺候,健康更要每天都认真呵护。身体是自己的,同时又是属于家庭的,每个人都要为家人负责,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是对家人最大的关爱。人到中年,已经过了充满豪情斗志的青春岁月,内心越来越沉静,只希望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一路活到老。
人活着,就要有追求,工作是养家糊口的方式,同时也是体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出口。认真工作,没错,很应该,可是工作要讲究方法,若以放弃健康和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为代价,这工作不如趁早不干,再干,根本就是自私的表现。
妈妈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一个很好的朋友也患上了糖尿病,而他们过去都那么健康,但又都那么不注意。我是那么希望我身边爱我的人,我爱的人都好好的啊。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