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的文章(必读九篇)
壶口瀑布的洗礼
文/昭山
那一个秋日的下午,坐一辆大客车,从陕西宜川县城曲折东行,奔黄河壶口瀑布而去。
大客车在黄土高原上行进着,时而跌入沟壑纵横的谷底,时而跃上浑圆的山峁的顶巅,像一叶在狂涛巨浪中苦苦挣扎的扁舟。毛色暗淡的山羊,行动迟缓的牧羊人,废弃的窑洞,一株、两株在空旷中颇显孤独的白杨树,条条块块的梯田,转瞬即逝。车近黄河,但见路旁怪石嶙峋,巨岩如劈。
似乎听到壶口瀑布的喘息了。黄河已在脚下,车窗外,世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山向游人一显面目。孟门山是相距不远,一大一小,两块梭形的坦平如砥的巨石。在滔滔的黄色浊流的正中,孟门山岿然不动,安卧如常。相传这两块巨石原为一山,堵塞河道,导致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挥动巨斧将此山一劈为二,使水畅流而下。
壶口瀑布就在眼前。前方,在两岸起伏的荒凉的高矗的山崖中间,似有一团团云雾在腾挪、飞升、碰撞。隐隐地,有浪涛跌撞声飘摇而至,如极强的雷,沉闷入耳。透过车窗,望着黄河水如巨龙般,在黑色大面积礁岩的一道深深而又长长的河槽中,时而沉郁,时而激昂,蜿蜒迂回,但又百折不回,拼力前行;其骄姿神韵,使我的肺腑间油然注入了一股慷慨之气。
大客车停下了,车上的旅客跑下来,跑向炸雷般轰鸣的云雾缭绕的壶口瀑布。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陕西省宜川县与山西省吉县交界,是中国最着名的瀑布之一,第四套人民币五零元的背面图案即取自此处。据说,当年大禹治水,即自此始。这里少有人烟;天似穹庐,笼盖着两岸沉默的山,笼盖着这一条奔腾、喧闹了不知多少年的河。夕阳西沉,在山巅上眨动着不甘寂寞的老眼。
壶口瀑布就在我的脚下,就在那堵突出的黑色巨岩前,自由地潇洒地威武地雄壮地演奏着令我一生的记忆定然澎湃不已的乐章:远处,数不清的浊浪行进成宽达四五百米的黄色军团,夕晖在黄色军团的攒动的旗帜上闪射出耀眼的奇异的万千光芒;稍近处,宽大的黄色军团几乎同时编组成一支支敢死队,喊着冲锋的号子,跃动着,突进着,前头的仆倒了,后面的又紧紧顶替而上,左边的消失了,右侧的还在拼杀;再近些,滔滔的黄流骤然被夹进仅有几十米宽的河槽中,像一头被圈进铁笼的雄狮,咆哮着,厮杀着,燃烧着怒不可遏的情绪,宣泄着一个斗士的本色;更近些,暴怒的急促的水流涌起一个又一个浪头,喷沫溅雨,挟风带雷,自高天而下泄,争先恐后地跃入三零多米深的谷槽中,像一个个高唱战歌、视死如归的壮士,在跌落中展示了生命中最辉煌最灿烂最壮丽的篇章。
"天下黄河一壶收".据说,此瀑布名为"壶口"的来历,就在于幅面宽阔的奔腾咆哮的黄河水在此处被集束抛下,犹如从一尊壶口倾泻而出。
壶口瀑布似一条肆意狂舞、大口喷涌的巨龙。在这条巨龙的周遭,气浪与水雾共舞,鼙鼓与凉风齐鸣。我站在巨龙喷出的水沫里,但觉烟雨激荡,风雷交加,寒意袭人,浑身颤栗。而我的身体和灵魂,则仿佛经受了一番艰难困苦接踵而至、但理想的旗帜依然拼力向前的历练,沐浴了一场极为艰难、危险、曲折,但终于迎来了阳光澄澈、万众欢歌的非同寻常的战斗的洗礼。
金冲深处有瀑布
文/光其军
金冲,是一条隐于山间的冲,处于大关的群山中。何以名为金,不只是过去有姓金的住过,应该还另有来头。向金冲去,必得沿溪步行。溪是从山中溢出的,水势还算大,多亏了昨日的雨水。一路,就有低沉不绝的轰鸣声,似是有车沉闷的通过。也好,水做的车,很自然。而溪是充盈的,也是激荡的,抑或是深情的。溪的两岸,草木幽深,林木茂密,有山逶迤,山形也很雄浑。山,定是男人的山,胸怀壮观,虚怀若谷。溪,定是女人的溪,柔情似水,千千情愫。山与溪的结合,既浪漫又很缠绵。溪绕山转,山随溪移,一重又一重,一个弯处过去,另一个弯又在等着,反复无常理。
同行有女诗人,对溪岸的野菜感兴趣。见到草丛中的野菜,就会离开队伍,到路边蹲下来,掐一把装进早有准备的方便袋里,动作的娴熟,让人想到农家人勤恳劳作的场景。女诗人穿一件白色的风衣,衣角在风中舒展,毕显气韵,周边的绿草,一时都作了陪衬。也有同行人,一手拨开遮蔽的树枝,半伏着身子,对着溪谷,不时地喊叫。像是受了传染,也有人附和着,学他的样子,跟着喊。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