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句子 山村的文章 - 山村文章批注!

UM7中文字网

山村的文章(精选二一篇)UM7中文字网

故乡的路UM7中文字网

文/吕亮明UM7中文字网

我来到人世间的那天,父亲和母亲悄悄地说,天快亮了,咱娃就叫亮明吧。UM7中文字网

新中国成立那年,我四岁。我的家乡在晋西北大山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冬天,白雪皑皑,寒风刺骨;夏季,桃红柳绿,燕飞蛙鸣;春天,山上山下满眼都是红、蓝、黄、白、紫的野花;秋季,摘蘑菇、刨药材……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从村庄静静流过。UM7中文字网

那时村民的生活在温饱线上,取暖做饭全靠烧柴火,炊烟袅袅中有几多艰辛。UM7中文字网

自我记事起,七零多岁的爷爷每日头鸡一叫,天不亮就沿着坑坑洼洼的小路上山砍柴去了。待我起床对着母亲喊“扪饥了”(我饿了)的时候,爷爷背着一捆一零零多斤只能卖三毛钱的柴火,喘着粗气回来了。爷爷过世后,父亲沿着爷爷走过的羊肠小道继续上山砍柴,下地种田……那一捆捆柴火,一篓篓土豆,一袋袋莜面,都是沿着崎岖的山路流着汗水得来的,靠它们一年年把我养大。UM7中文字网

不谙世事的我跟在长辈身后,在砍柴的小路上、在蹦蹦跳跳玩耍中学会了生存技能。父亲病倒了,一零多岁的我接过砍柴刀,继续为生存奔波,满手血泡裂口,满身汗水湿衣。UM7中文字网

那时村与村之间都是高低不平的小路,能走驴、马拉粮食的路,就算很不错了。我们几乎与世隔绝。UM7中文字网

上世纪六零年代中期,我离开故乡应征入伍,让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UM7中文字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是乘公交车回故乡。家乡的生活比之前好多了。虽是石子土路,可路宽了,但车一过,浮土荡起老高,坐在车上颠得很厉害。公交车只在公社有站,下了车还有十几里的路,只能步行回村里。UM7中文字网

离开故乡几十年后,我思乡心切。二零零八年至今,放暑假时,我带着老婆、儿女、孙辈开着两辆车多次踏上故乡的路。我们在高速路上行驶,一路畅通无阻,路过“火焰山”,“凤凰岭”,然后沿着潺潺流淌的清水河开进早几年已铺成平坦柏油路的村庄,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UM7中文字网

现在的故乡,群山环抱,绿树簇拥着小山村,过去的荒山都种上了松柏、洋槐,漫山遍野花朵盛开,有见识的村民开始盖房子开起了“农家乐”,偏僻的小山村变成了“沸腾的村庄”——那些来自城市的驴友、自驾游客、写生的画家,把小山村带火了;一辆辆小轿车停满了村庄空闲处,忙坏了这几年兴起的农家乐……我的村庄处处生机盎然。UM7中文字网

我的童年,我的小路,我的砍了一辈子柴火的爷爷和父亲啊,我只能在梦中告诉你们——现在的家乡,是你们想不到的天堂。UM7中文字网

让梦想飞出山村UM7中文字网

文/梧桐花语梦UM7中文字网

马儿梁,是我深爱的故乡,也是我少时日思夜想要飞出去的地方。山高地少、离县城远、不通公路、缺水缺粮,是故乡的几大硬伤,也致使很多成年男子迟迟娶不上老婆。UM7中文字网

家里穷,自然很自卑,因此我不喜欢在公众场合露面,即使被迫出席也是寡言少语、战战兢兢。“上帝为你关闭了一道门,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因为内向,倒成就了我特别喜欢看书的爱好。UM7中文字网

没有钱买书,就跟同学借,跟邻居借。邻居徐大爷特别爱看小说。看完后,晚上在院子里扯开嗓子给孩子们讲故事。为了借他的书,我不得不硬着头皮献殷勤——给他倒茶、扫地、捶背甚至生火做饭。因为忠实,所以获得了长期借阅他的小人书和小说的特权。《林海雪原》、《西游记》、《红灯记》、《三国演义》,那些美丽的故事如神仙站在月光下,将掌心的文字之花一把把撒向空中。而我,就像是那个想踏过水路,翻过屋脊,在不经意间抵达高空,就轻轻接住她们的人。UM7中文字网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读书,使我忘记了寒冷炎热,忘记了贫穷饥饿,忘记了人情淡漠。读书,让我展开梦想的羽翼,肆意飞翔。UM7中文字网

然而,真正让我坚定走出山村信念的却是《科学家谈二一世纪》这本书。一九八一年,哥哥上初一,从学校借回了这本科幻加科普的书。一看名字,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二一世纪,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那时人们的生活怎样?地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今,科学家的预言大多变成了现实,当初捧读这本书的兴奋和激动的场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为了能看这本书,我乖乖地去割猪草、砍猪草、做晚饭、洗碗,因为哥哥答应晚饭后让我看。 UM7中文字网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UM7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