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文章(精选二一篇)
这个冬季,你终将不会再感到寒冷与孤寂
文/诺水三千
当晨曦的阳光,透过模糊的玻璃,温暖的折射在你的脸颊上时,它深深的刺痛着我的眼眸。
凝视着依偎在车窗上的你,在那么几米阳光的照射下,约微显的些许的清俗与安静。多么希望时光在这一刻永恒,大巴就这样的一路行驶。那么,我们或许就可以不用再去理会这世间所有的现实与我们要背负的各种使命,不用再被其欲望所羁绊。那么,我们或许就可以流浪在远方。
秋季已渐渐被刺骨的北风所取代,在这座有你的南方城市,有我在你身边的冬天,你终将不会再感到寒冷与孤寂。
望着你惺忪的眼神与慵懒的姿态,风景的影子掺杂着明媚的阳光在你的身上如岁月的轮回,快速的闪过。原来,生活一直很美好,原来,爱情从未离我们而去,原来,你一直都在我身边。
当时光逐渐慢慢的带走了沿途的风景,当刻骨的记忆都已然沉浸在了深邃的海底,而我还停留在你的心里,守护在你的身边,这就是我送给你的最大的浪漫。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能以给彼此的温暖,这就是最幸福的了。
你深深的将头埋在我的怀里···让我们一起穿梭在时光里。
在寒冷的冬夜,读温暖的文字
今天没有晚自习,儿子中午在幼儿园可能没睡觉,八点刚过就说困了,帮他洗漱完,脱衣上床,不到十分钟,小东西就睡熟了。小孩子真好。
收拾好儿子散乱的玩具,坐下来。难得有这样的空闲,随手拿起桌子上的一本《经典美文》。
冬至了,外面飘着雪花,很冷,暖气烧得很好,屋里暖暖的。
《经典美文》买了很久了,现在书桌上常放的就是这类东西了,不像大部头的书,这样的杂志可以随时拿起随手放下。
里面有一篇张丽钧的文章《桃花悟》。很喜欢她的文字,她的文字饱蘸对生活的赞美和爱,富含青春美、人性美。读她的文字总是让我感到爱、美好、阳光、温暖。一篇篇通读下来,句句精美,刻在头脑里,再不能遗忘。
张丽钧也是一名教师,她说自己的第一角色是教师,其次才是作家,她关注的更多是青春路上的少年,她的作品里没有说教,她总是以她温婉细腻的情感,充满智慧的语言给走在青春路上的孩子以抚慰和启迪。
夜深人静时,拿这样温暖的文字来读,是一天当中最奢华之时,慢慢品,慢慢读,静静想,静静思。
我是一个爱静的人,不愿与人交往,年轻时也曾羡慕过那些常常呼朋唤友、呼风唤雨的人,觉得似乎自己很另类,于是自己也去呼朋唤友,可是每每这时,心里却有许多的排斥,我最终明白,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不愿把时间浪费在不喜欢的应酬、交流,和无价值的喧嚣上,我的自闭,我的孤独其实是我竭力地想多点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在好多朋友的眼里,我很“单纯”,把这样的一个词用在我这个年龄的人身上,其实是在委婉地告诉我——你真傻!
也是,社会上的好多问题我都看不明白,也懒的去想,在我眼里,世间有那么多的美好,为什么不去发现和关注呢?
我本来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就让我简单地思考,简单地生活好了。
就像今晚,外面寒风呼啸,雪花飘飘,我在温暖的家里读温暖的文字,不是很好吗?
寒冷的冬夜
文/蒋星星
那年月交通还不发达,坐火车从衡阳到冷水江必须在株洲转车。
父亲这辈子独自在外的日子似乎很长很长,十二岁起就离开家乡祁东来到衡阳求学,因闹学潮被开除学籍,只得买个同姓人的高中毕业证冒名报考艺术学院,专攻编导,去了外地。那年月,毕业等于失业,读完书又回到衡阳,与曾经同学的母亲结了婚。后来遇上了闹学潮的领导人刘国安叔叔(时任中共衡阳工委书记),于是,父亲在他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参与建立地下交通站。一九四九年衡阳解放,父亲又一次离开家乡。刚开始在衡阳市税务局工作,没半年又调文化宫,也许是对所学专业热衷难舍的缘故吧,一九五零年省文化局筹建戏剧改进委员会时,他作为当时少有的专业人员与高宇叔叔两人欣然受命参与组建。
父亲这一去就是几十年。而母亲调省里去的事情一直进行不顺,根本原因是不予放行,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此举,迫使父亲回衡阳。然而,从父亲那方面而言,在省里从事专业创作无疑比在衡阳各方面条件更好,如此一来,父母就成了典型的“牛郎织女”。每年的暑假,母亲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不用上课,就会带着我姐姐去长沙与父亲团聚(我出生半年就被外婆带去了母亲的家乡柳州),而每年的春节,父亲休探亲假回到衡阳,与家人共同生活一个月,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