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考公务员笔试。我没陪他去考试,他也不想让我陪他。他太老了,不需要一个碍手碍脚的母亲来告诉我该做什么。没有我,他会打得更好。
从当年初中的厌学,到被我逼着去读一个三加二的中专,到他自己的跋涉考上本科,再到考上本科后马不停蹄一步一步考上公务员,虽然有天意,但也有人自己的主观努力。有时候,生活中剧院里的当事人就是当事人。就算别人有高贵的父母,也不能代替当事人走自己要走的路。无论好坏,一切后果皆有因,需要个人承担。
我不禁觉得《儒林外史》中王冕的母亲真是智慧大师,女人中的上品。一个出身元朝的穷女人,懂得让儿子远离官场,做一个小市民。这种清醒的认知,让前代女性多留了几条街。我觉得我不如她。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个基本保障会让我安心很多。在另一个自私的心里,我也想让鲍晓安定下来后的余生过上我想要的生活。这辈子,我欠自己太多了。晚年想自供。
岁月几度流逝,人间几经沧桑。蓦然回首,当年考中专时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那天早上,我妈做了家常菜,我哥强迫我吃了一根葱和两个鸡蛋,还很认真地告诉我,这是考一百分的标志。其实当时语文数学的分数不是一零零%,而是一二零%,但我接受了哥哥的心意。然后我骑着自行车,冒着雨到了十五里外的县城,浑身湿透,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有代表性的、更转折性的考试。
我记得很清楚,我考上中专后,我哥从那个小农舍跳了八个高度。出院后,他跑了几条街,见人就急着炫耀。他姐姐考上了中专。那是九零年代初,中学比高中难多了,也省时省钱。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家人真的为你的成就感到高兴和自豪,外人很难说是高兴还是嫉妒。或者说,越是陌生人,对自己的成就越是心安理得。如果身边的人对你的成绩比较宽容,这是人之常情。
旧时代amp; quot;王谢amp; quot;他人的历史永远是人们渴望的诱惑。王想改变身份,唯一的办法就是考个公务员。不,转眼间,我的孩子都到了考公务员的年龄了。时间过得真快。
考公务员相当于长期吃国家皇粮。粮票amp;quot,也是工作的"门票",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基石。普通基层公务员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官员,不是官员,而是副科级以上的官员。换句话说,公务员可能成为官员,但官员不是公务员,而是公务员的升级版。
所谓绝对的公平,古今中外都不存在,凡事皆有外因。大环境下,真正有才华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即使金子埋在地下,也有露出天日的时候。这是毫无疑问的。
鲍晓今天参加公务员考试,我没有在家陪他。一个二零岁的男生就该冲,我却放手了,虽然不放心。扶我上马送我一程真好,就像鲍晓年轻时刚学会走路,摔倒了也很快学会了不用扶着走路。二十年后,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马,不管是坏马还是野马。就算他换马,也是他自己决定。我,那个当年扶他上马的人,只是他生命的忠实守望者。就静静的站在他身后。
话是这么说,未能免俗,像我这样的,自是做不得勉的娘家,也不想做儿子背上刺青的丈母娘,但做的干儿子,还是觉得可行的。好在我这个农村的庸俗女人,既不高人一等,也不需要那样。只要孩子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在这惊涛骇浪的人生大海中度过一个风平浪静的一生,也是人生的幸事。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