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故乡
文/三者影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望明月”的情景和感受,意味深长,耐人寻绎。然而,在月亮的故乡,“举头望故乡”却是另一番情景和感受。
故乡是唐时天河县建制的地方,故乡是刘三姐出生的地方,故乡是月亮的故乡。故乡自古就有“山美水美月美人更美”的美誉。
每当月亮渐渐升高,故乡的龙船河渐渐发亮。微风吹来,河边树影婆娑,河面波光粼粼荡荡漾漾,树影中的月影摇摇曳曳晃晃悠悠。这时,歌仙谷·佛掌仙谷“佛掌托鱼”似乎也潜入水中探月,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景。
我被故乡的水中月水中景所吸引,更被故乡的山中月山中景所诱惑。
举头望故乡,岸上一片清辉,“佛掌托鱼”像是嵌镶在银色的天宇。月夜朦胧,佛掌仙谷若隐若现的五个山峰就像如来五指,掌上托起一条摇头摆尾的“鲤鱼”,这就是“如来佛掌托鲤鱼”图景。与月色相交辉映,鲤鱼似乎腾空而起,鳞光点点,闪闪烁烁。轻云浮空,鲤鱼像在云雨中穿梭,眼前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斩不断,使人生发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佛掌托鱼有一个月亮的传说:从前,哒哈哩(壮语:下里河)经亘安(壮语:上轧)谷流归下枧河。皓月当空,刘三姐在哒哈哩赏月传歌,被莫怀仁逼婚派兵乘船紧追,一条鲤鱼腾空跃上河岸对面亘安方向,阻隔了莫怀仁的追船。龙王受惊翻身,河水猛涨,很快漫过鲤鱼。
眼看莫怀仁的追船又开过来了,如来佛举起神掌托起鲤鱼升高亘安河谷成了亘见上(壮语:高山坳),成功拦截哒哈哩,河水冲穿山体将莫怀仁的追船经穿山方向推走,亘见上留下“佛掌托鱼”图景,也称如来坳。
这时,月亮发出一束闪亮的银光投射哒哈哩,月光照亮两条支流相交成流银般的龙船形状,被人们称为哈哩龙船河,又称哈哩银河、哈哩月亮河。天河倾泻,故乡的龙船河疑是银河疑是月亮河,蔚为壮观。
河水冲穿的山体叫穿山(后改为“川山”),这个地方叫川山村。龙船河一带安宁了,于是叫里宁;穿山附近水流成江,因水势过大淹没百姓田地,神仙在这一带及其下游点破好多个洞穴消水,这一带才有了田地。这里因曾经江水奔流而称里江。里江显现莫怀仁率兵追三姐图景,这里也成了莫家喜欢居住的地方;里江水退,下游水减,不过下游环山抱水成湖,这个地方就叫里湖;里江旁边一带大多在岸上,阳光充足,雨水适宜,气候温和,于是叫里乐;龙船河上游居高临下,隔水为营,自然叫里胜。这样就形成了壮观的“五里图”。
龙船河水小了,小龙往里江方向游去,形成小龙山脉。后来小龙又朝下枧方向游去,于是又有了小龙这地方,再过去就是下枧和龙江河了。大龙游不过去,无论如何翻身水涨,总是被洞穴消去,怒吼一声腾空而去,突然遇上“指天剪刀”,神女为避免“指天剪刀”剪龙便迅速“用嘎杰龙”(用脚隔龙),龙不伤女,钻地而入,形成千年龙泉穴,龙泉年年四季泉水不断,这地方就叫“啦嘎挡”或“杰嘎挡”,洞穴叫龙泉。“啦嘎挡”过去就是“剪刀”山了。
“如来神掌”活化了如来泉:当年莫怀仁逼婚派兵乘船追赶刘三姐时被佛掌托鱼阻隔后仍不死心,急忙下船攀山追回来,此时亘安谷另一条鲤鱼穿墙破石,流出山泉穿山入地汇入小河,刘三姐立刻骑上鲤鱼背速往下枧河。这时山泉越流越大淹没农庄田地,如来神掌堵住泉口为山民解救水灾,只留下一口涓涓细流的小泉。后来亘安有了如来泉,留下“如来神掌”化石,如来泉也留下“鲤鱼穿墙”奇观。
不远处还留下鲤鱼山和贯穿宁改、沉洞、甘冬、呇水、虎洞、拉且、拉呇、长洞、梅洞等地的地下河和一口会唱歌的山泉(当地叫呇水),这个地方也就叫呇水村。从亘安到下枧一带幽谷和密布的山洞,都是这条鲤鱼穿山破石而成的。亘安谷从此被称为歌仙谷,一些山洞被称为三姐岩、歌仙洞。
这个美丽传说的奇中之奇是两个如来掌,传说如来坳的如来掌是如来右掌,如来泉的如来掌是如来左掌。千百年来,“如来神掌”扶善压恶、御福除邪、送暖驱寒,造福一方,其无穷神功和法力至高无上、超凡入圣、震古烁今。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