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旅游。我爱江南小桥流水的古典诗词,爱少林寺佛武合一的精神,爱名山大川的险峻之美。我曾经以为我之所以在旅游中四处游荡,是因为不同地方的风景不同,直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站在一个旅游景点的门口,突然觉得有点苍白无力。
我想我来过这里
我可以开始猜测我会在什么景点看到什么,无非是山,水,木栈道,酒店,购物中心。那一刻的失望就像一把锤子,让我像落花一样倒下。我百无聊赖,若有所思,后来渐渐的我开始明白,旅行的意义不再是看周围的风景。
台南的木栈道和青岛的不会有太大区别。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上的参天大树,往往和九寨沟山顶的森林颜色一样。正如张晓风在《行道树》中所表达的,在这个世界越来越和谐的时代,城市逐渐失去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江南曲径深在北京也能找到,上海的街道有纽约的味道。不过还好,一方水土养出来的人没有被同化。因此,我旅行的最大乐趣逐渐变成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谈。也许是一杯咖啡或者一壶淡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凝望着窗外的车流;但其实很多时候,往往是快餐店之间无意的闲聊,博物馆问路时漫无目的的闲聊,或者是公交车上一句亲切热情的提醒amp; hellipamp; hellip
我又开始爱上了旅行,又一次徜徉在名山大川之间,因为人情美。人情之美,就像繁华喧嚣的世界里的一缕寂静和一点点的自怜与孤独。还记得我一个人在台湾省坐公交的时候问车费。司机大叔在嘈杂的公交车上很安静,带着一点普通话的方言:amp; 你还是个学生,对吗?办张卡省钱!amp; 我试着跟他说了好几次我只是一个路人,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笑着答应了。因为这种美好,我不忍心拒绝。
除了旅行光鲜亮丽的外表,我第一次开始对旅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曾经在杂志上看过高的一篇文章。他说他和妹妹都是无房人。下班后,他们出去旅游,开越野车,自己制定路线。我觉得他们兄妹就像那种永不疲倦的鹰。它们可以无休止地飞翔,不像蜗牛,因为壳的束缚而蹒跚前行。没有永远的归宿,只有暂时的枝丫,长长的路,路边如画的风景。我想这就是很多驴友流浪的意义吧。
但我并非没有疑虑。也许是我爷爷和两个学过诗词书籍的儒生的影响。我对这种向往的生活总觉得有点不安:我未婚,孤身一人,无法在沙发上伺候父母。但流浪的意义在于未知的相遇。就像三毛一样,在旅途中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荷西,携手谱写了一段让无数人羡慕和叹息的爱情神话。
因为三毛的鼓励,我决定继续流浪。被人流浪,被感情流浪,被喧嚣中的寂静与孤独流浪,执着的流浪。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