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去老公家拜年,呆两天,然后初四下午回来。今年因为岳父的村子建了礼堂,初八要办酒,村里的女儿都要送礼祝贺他。玉莲同意晚些时候去拜年,第七天早上去,第九天回来。
第七天早上,我们起床,在十里接了大哥,直奔瑞昌。到了瑞昌市小舅家,接了小姑子和外甥,然后就赶去南义了。小哥哥一家四口今年在南京过年,也赶回来参加礼堂庆典。因为车坐不下,小哥一个人坐中巴回去了。
半年多没去老公家了。只听说二哥的新房准备好了,老公自费做了两个厨房。当我回到家,我真的感觉焕然一新。不仅如此,由于新农村建设,村里的道路、水塘都修好了,还有几栋老房子被拆了。正在打地基,屋场很空旷。礼堂也建在原来祠堂的原址上。我和二哥去看的。它非常大,非常壮观。虽然只有一层,但是里面有舞台,放三零张桌子没问题。旁边有两个大厨房。此时正在烧火烧水准备明天的菜。金水和霍金兄弟正在切肉骨头。另一个年轻的大嫂在滚菜。二嫂也在帮忙。二哥指着厨房边上的空地说,那里准备建一个公厕,以后去那里礼堂活动方便。为了建这个礼堂,村里每个男性出了近四零零零元,独生子女家庭也是男性。岳父家有三个儿子,四个孙子,八个自己的男人。这有三二零零零元,不算账上的钱。二哥说礼堂就这么建的,还有一万多的差距。酒后,收到的礼金就可以还清了。明天第八天接太公,晚上有电影。晚上大家都会和太公坐在一起。
说到接太公,我才想起来,路上有近百个车队敲锣打鼓放鞭炮,也是在接太公。二哥说,那是个大房子,去见乡绅,今晚那里会很热闹。他们有数百个财大气粗的家庭。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那个车队里不仅有很多宝马奔驰的车,还有很多北上广的车牌。古人说得好,不富贵还乡,犹如夜行。有什么意义?所以忙着迎接太公,一半就包含了这个意思。
我中午吃了点心。晚上,大家围坐在餐桌旁,这是一顿团圆饭。四个兄弟姐妹到了这里,老公新酿的高粱酒问我要不要尝尝。我抿了一口,半秒钟,很快就脸红了,然后下了桌子,坐在沙发上呼呼大睡。两个小时后,酒渐渐醒了,也没什么动静。果然是纯梁酿的好酒。晚上一家人打麻将,直到凌晨一点才睡觉。
初八,一大早外面就传来锣鼓声。因为睡得晚,所以不想起床。在睡梦中,我总是听到孩子们的吵闹声和不停的敲锣声。终于,我听到了鞭炮声。这才知道是时候接太公了。我急忙穿好衣服,下了床。出来后发现大家真的都走了,队伍也远了。因为和太公见面的地方就在房子隔壁的自然村,根本不用开车。小孩扛旗,几个大人坐轿子,敲锣打鼓都行。胡和紧随其后。我一边洗脸吃饭,一边等他们回来。锣鼓声、鞭炮声越来越近,太公、太婆木雕像终于走进了新建的礼堂。我也来到礼堂,刚放完鞭炮,里面的烟呛人。爷爷奶奶的雕像已经摆在上面,所有的香烛都点上了。当胡馨予看到我时,他高兴地拥抱了我,并告诉我他还拿着一面旗子。我夸她长大了,她越来越激动。
中午酒席二零桌,只开了一六桌。菜品很丰富,有猪肉,牛肉,鸡鸭鱼肉。公公婆婆家很多,大人小孩围着一张桌子坐。饭后,姑娘们去典礼室送礼物。统一是每一零零零元。仪式结束后,除了在礼品册上登记,墙上还有一张红纸,也是宣传给大家看的。我看着,看到墙上有我的名字,心里有点荣誉感。我问二哥,以后要不要刻个碑留在墙上。二哥说有计划。
宴会结束时,举行了祭祀太公的仪式。各家抬着准备好的猪头和腊肉,带着香,一起送到太公太婆像前,低头上香,放鞭炮。之后大家一起在礼堂吃饭。晚上人少,村里只有六桌。电影机也搭起来了,国家免费送电影下乡。晚饭后,老公约了几个朋友打五K牌。电影以《有这样一位将军》开篇,讲述了甘祖昌将军的故事。甘将军被查出得了癌症,活不过六十岁,就主动提出回老家农村当农民。在家乡,他带领乡亲们挖山修水库。他不仅活了六十多岁,而且已经八十多岁了。虽然幕布效果不好,但小哥、金水等人算了一下,观众席的账比较吵,我还是认真看了片子。下一个是苗族歌舞剧,叫《姐姐要过河》,很热闹。电影演到一半,会计桌的人吵了起来,不欢而散。他们本该晚上和太公坐在一起,但是他们也忘记了。很少有人去看电影。毕竟现在不像小时候了。家家都坐板凳看电影。现在村里有有线电视,有电脑,有手机,随时可以看电影。当时才十点多一点,妹妹看完戏准备过河,放电影的大叔先回去了,给的理由是没几个人看。的确,除了我,大家都在打牌或者打麻将,孩子们都在家看娱乐电视。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