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类文章(必读六篇)
倾听夜语
文/杨柳依依
睡前看书有催眠的作用,可就在思绪趋于迟缓的时候,听觉却敏锐起来。
窗外有一种虫鸣,不,是有几种虫鸣此起彼伏,相互呼应。每一种鸣唱有其特殊的音调与节奏,耳朵可以分辨,文字却难以形容。那是一些我们还未破译的语言,于它们却交流畅快。在白天,这些声音被边缘了,而夜的宁静使它们成了主角。我发短信告诉哥哥:窗外有蟋蟀。哥哥亦未眠,答曰:哪能,是瞌睡虫。其实是什么虫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夜曲听来如此舒缓,虽然不懂其歌词,但自然的韵律足以陶冶心神。
夏夜的虫鸣比较温和,若是飒飒秋风听来则是另一种滋味。"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这段话是欧阳修对秋声的生动描绘,读之如临其境,不由悚然。越过千年的秋风,仍在文字中神似如初,欧阳修的听辨能力非常好,其表达能力亦令人难以企及。
有时候,我觉得月光的流泻也是有声音的。在乡村,晚上一零点之后,逢着月明是非常美妙的事。与城市的灯火通明、歌台舞榭不同,那是一个富有禅意的明净世界。乡间的房前屋后通常栽种着一些树,以龙眼树居多。月光从高处倾泻而下,碰到枝叶后洒落满地光斑,声音就在光与影的碰撞和变幻中荡开。风来之时,叶片翻起摩擦,树下光影摇曳,有迷离缥缈之美。行走其间,如漫步时光之上,诗意盎然。
若是雨夜,则可听及花草们的窃窃私语。不要总是被雨淋湿了情绪,靠近草木会是另一种韵味。院子里,微张的玫瑰花并没有沉睡,紧致的花瓣中间,仿佛有一种声音要冲透出来。有句儿歌唱出了它的心思:"下吧,下吧,我要开花。"墙脚下,随意丢弃的枇杷核已长成小苗,青绿的叶片日夜伸展,"我要长大,我要长大"的声音让人不忍心将它拔除。撑把小伞,蹲在花丛,感觉花草们都在拔节生长。细雨沥沥,其润有声,你听到吗,那是春天的呼唤?
声音最丰富的,当属书架。厚度不一的书籍,也常常发出呐喊,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或在我偷懒与之疏离时扑面而来。那是一种类似武侠中的千里传音,明明那么真切,却寻不着具体的方位。而一旦靠近,声音就分散了,"我讲哲理"、"我吟诗词"、"我励志"、"我保健"……没有争执,但声声入耳。吸引我靠近些,再靠近些,最好把它捧在手心,聆听它的智慧与深情。
还有一种声音常常不期而至。只要你不说,就没有人能听到它,但你却能清楚地感知它的内容。它是真实的,或使人惭愧,或让人自豪;有时令人痛不欲生,有时让人幸福甜蜜;可能引人神伤,亦能激人奋进……你一定倾听过的,那是来自心灵的声音。它来如春梦、去似秋云,仿佛不着痕迹,却拥有神奇的力量,足以改变我们的人生。
仔细倾听,夜并非毫无生机的沉寂,而是充满各种律动的丰富世界。
孤独与潮水
文/彼岸青花瓷
人生最大的孤独不是看到了自己漂泊的影子,而是没有陪伴和更加孤单的未来。
孤独是一种心绪,有时孤独的感觉能影响到自己莫名的情绪。偶尔会因有形的心绪感染孤独的程度,海水时而汹涌时而宁静,孤独亦如此,或许只是表现的不明显罢了。也许孤独与海水是上天注定的伙伴,都一样的孤独着,等待着彼此的脚步。清风徐徐,烟波与天一色,此时孤独的心有如一叶轻舟,随着潮水的起落而漂浮。是海水拥抱了孤独,也许是孤独亲吻了大海的空寂。心寄予遥远的天际,只有层层叠叠的海水泛起的浪花才能带给自己心灵上的安慰。渔船,鸥鸟匆匆惊过,自己却成了它们的过客。倒映的影子在擦肩后又淹没在了更遥远的烟波深处,只有寂寥的痕迹在海面上久久没有散去,即使是挽留的风也追不上离去的翅膀。
在平静与不平静的年代里,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停留过孤独的脚印,也许因生命,也许因情感,也许因完美,也许是岁月------.孤独的理解永远没有一个含义和明了的答案。
就如同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有时真不知道爱的是什么却还是深深的喜欢着。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行者,孤独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爱情,亲情,友情和对完美的热爱令自己变得富有,也变得孤单,变得忘记孤独只不过是人生旅途上一个匆匆的过客。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